書名:客家新釋

原文書名:


9789863232223客家新釋
  • 產品代碼:

    9789863232223
  • 系列名稱:

    文叢
  • 系列編號:

    A694
  • 定價:

    330元
  • 作者:

    葉國居
  • 頁數:

    288頁
  • 開數:

    14.8x21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170807
  • 出版日:

    20170807
  • 出版社:

    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CIP:

    863.4
  • 市場分類:

    小說,散文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文學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內容簡介:

特色:

●繼獲獎好評大作《髻鬃花》後,葉國居最新散文集!
●客家生活版的「說文解字」,新世代升級版的「客家新語」
●收錄漢字客語及書法揮毫字畫,結合散文與書法藝術,傳遞有溫度的閱讀感受。

高天極╱忠信文教基會榮譽董事長、鄭朝方╱金鐘節目主持人
李喬╱國家文藝獎得主小說家、鍾肇政╱國寶級文壇大師     好客齊推

內容:

一枚客語一篇故事!
「我深深相信,字在,人就在。書寫,讓情感思想得以延長」──葉國居
客家書寫的創新形式,最醇厚的客家風情主題;實驗客家文學的幽微韌性,拔高客語的韻味及深意。
葉國居將客家莊的日常,繪出濃淡皆宜的景緻,字裡行間流露故鄉的溫情,更提煉出客家文化的全新語字。他採用「一枚漢字客語新詞」創造「一篇客家故事」的書寫,既有感性的情節,更飽含正宗客語傳承的知性及使命。
客語結合漢字的標題(命題),或雙關或諧趣或詩意,而故事本文亦莊亦諧、行文清新、筆力淋漓、譬喻靈動,以真摰抵抗俗世,以幽默面對命運。
以記憶中客家莊舊常瑣事為經緯,織錦了親情的嬗遞和客家生活點滴,字裡行間對故鄉溫情綿綿,更提煉出文化的詞彙與客家人情世故。

收錄漢字客語及書法揮毫字畫,結合散文與書法藝術,傳遞有溫度的閱讀感受。


書封特選極具手感、含紙張纖維的厚磅進口美術紙,用四色UV印刷,
搭配作者親自揮毫、燙印湛黑的書名和主視覺;整體設計來自對傳統文化傳承的致敬。

目次

自序


1. 發豬頭皮
2. 嗙卵
3. 鱸鰻頭
4. 食秤頭
5. 田頭伯公
6. 核卵幫剃頭刀
7. 老確確
8. 吊弦絲戲
9. 床公婆
10. 起癖
11. 牛眼
12. 硬殼
13. 蛇聲鬼噭
14. 娘婆心
15. 硬朳丁
16. 看齋仔
17. 細憨牯
18. 割籍
19. 極樂仔
20. 食幼席
21. 無頭神
22. 乳菇
23. 高毛頭
24. 香精骨
25. 貓徙竇
26. 濛沙煙
27. 寫大字
28. 老樹
29. 笑面水
30. 頓恬
31. 啄雨
32. 走醒
33. 糶榖青
34. 囥人尋
35. 屙屎的方位
36. 鵰仔
37. 雞胲仔
38. 星仔洩屎
39. 七層塔的期待
40. 還老願
41. 壁壢角之戀
42. 敗勢
43. 臨暗仔
44. 被神明養大的小孩
45. 口孕
46. 肚笥枵
47. 盡採
48. 鼻路
49. 噭與不噭間
50. 轉長山賣鴨卵
51. 汗淋身
52. 石頭狗
53. 挨礱披波
54. 認哀
55. 惜江上
56. 食魚屎
57. 笑微微
58. 大賊牯






自序 葉國居

我出身財稅,三十年來,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對文學的夢想。數字和文字之間,我已經很難用時間的天秤來恰如其分。工作太繁重,理想如夢輕。我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瘋子,作家路遙不可及,偏又笨得學夸父逐日。五十出頭了,夢想還在年少。
在文學書很難銷售的今天,我的第一本散文集「髻鬃花」,由聯合文學出版社出版後,市況尚佳。有一天,我八十多歲的老母親問我,出書一共賺了多少錢?她問得陡然,我應得惶然。怕是說清楚了,作家這個頭銜就糊了。這數字很脆弱,我放在心裡的最深處,洩密這個辭彙,比想像中可怕。一路走來,我買書的錢,比寫書賺的錢還多,但我仍努力維持她心中的兒子,一個風光作家的假象。
2014年,我得到台灣文學獎客語小說金典獎,得獎通知的前一個禮拜天,我回客家庄。母親告訴我,前一天,她如何制伏一尾侵門入戶的眼鏡蛇。她蹲著,將手掌舉到鼻尖,手心面向我,開始用她的屁股搖圈圈。
「係嗙胲蛇,捲成一蕾花。」她用客家話向我說,那蛇尾巴捲成一朵花。
嗙胲蛇,客家語,指的是眼鏡蛇。嗙胲,膨脹喉嚨的意思。母親表演得很傳神,牠膨脹立起的喉頭,她豎起的手掌如飯匙。牠盤地劃下地盤,她屁股定點晃圈。懍然,威武,不可侵犯。
眼鏡蛇就在我們家狹長的天井中進退不得,杵在我父我母的中間。父親耳背坐在屋內,任母親喚破喉嚨依然不動如山。母親原希望嗙胲蛇自動離開,牠卻逗留、對峙。她深恐牠轉向屋內攻擊父親,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鼓起勇氣,拿了長棍,一竿就範。
一竿,我聽了很害怕。除了母親敘述細膩的情節外,我想起了文學在我家,其實也是一樣的。懍然,威武,看似風光不可侵犯,又脆弱得可憐。母親把牠一竿就範,同樣的一句話,也可讓我無所遁逃。能賺多少錢?真是不堪一擊呀!之所以會不斷的寫,不求聞達,不論回報,只是一本初衷的傻勁也罷。
2013年,獲聯合報文學獎散文大獎後,決定不再以華文參賽,做個作家,不做寫手。但我沒忘記自己是客家子弟,我很努力希望可以弘揚母語,但在同一時間,我又陷入了兩個擔憂,一來怕純客語漢字的文章,恐怕是曲高和寡。再來以客語漢字為文,在台灣目前比較沒有發表的機會,更遑論出版上市後能在書局上架。與其高山流水卻水清無魚,倒不如以華文來書寫客家,將客家老祖宗道地的語言辭彙參雜其中,讓更多的讀者親近客家話,感受客家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五年級生,經歷過客家話被打壓的年代,政府推行說國語運動的那年,我讀小學三年級,在學校講客家話,必須要把自己手中的榮譽卡,讓一張給發現你說方言的那個人。我曾經在上課時,情急下說了一句客家國語,同時被六個同學識破,後來索性自暴自棄,口不設防,十張榮譽卡在開學沒多久就用罄。接下來的日子,同學完全不想舉發我說客家話,因為浪費唇舌又毫無所獲,我如獲恩典。學期末,老師要懲罰在說國語運動中表現不好的同學。剛好那天我當值日生,除了擦黑板、教室灑水、還要和高年級的值日生,共同負責焚燒學校垃圾坑中的垃圾。學校晨間打掃後,落葉滿坑,為了讓這些垃圾加速燃燒,我以赤腳掃落葉,如同船犁大海,水花四濺,灰燼紛飛,何等壯烈呀!等一下就要被懲罰了。沒想到上課後,那些垃圾灰燼發作了,搞得我雙腳奇癢無比。老師的竹枝打得我舒服極了!年紀還小,我一點都不覺得痛。
說客家話,如今對我而言,是一種暢快,也是一種溫情。在這個年代,母語就如同母親給遠方遊子的懷抱,在沒有客語的國度裡,旅居在外就像遊魂。屢屢在異鄉聽到有人用客家話交談,竟有一種失而復得的欣喜。我深深覺得政策如一把無形的利刃,一刀揮向未來。四十年後,我老是許久才恍然發現,周遭熟悉的朋友也是客家人時,方才驚覺那竹枝打得我心中又痛又疼。2014年,我以〈禾夕夕〉一文獲得九歌年度散文獎,這篇文章是我描寫客家莊的真實故事,我從文學家阿盛老師手中接獲講座的時候,百感交集。大學時就離開客家莊,在擾攘的城市服役,婚後定居台中,似乎與客家莊漸行漸遠。那般若隱若現的疏離,這般載浮載沉的淡淡憂傷,在此刻凝結成心中的鬱壘。客家書寫像是一種使命,澎湃的心潮排山倒海而來。
「書法未必盡師古,文章重在能通今。」我相信,客家話經歷幾千年,現代的思維要比一味懷古更引人入勝,以古看今,或是以今看古,都有無限的可能。將近六十篇的拙作「客家新釋」,悉數在聯合報副刊發表,獲得很多的插曲與迴響:副刊迴音壁中,有讀者撰文的共鳴,也有數家文學雜誌、高中教材選錄取用。我的辦公室經常接到陌生者的來信,分享閱讀的心得。這些來信者,除了客家族群外,更多是將近六十篇的拙作「客家新釋」,悉數在聯合報副刊發表,獲得很多的插曲與迴響:感謝聯合報副刊長年刊登。感謝讀者耐心支持等待。感謝爸媽與家人,仍然以我寫作為榮。這本書在許多人的期待下終於要出版了,我自詡「客家新釋」是我們身邊的生活文學,它和台灣這塊土地相愛又親暱,淚根與笑哏,都帶著斯土芬芳。不過我還是很擔心銷售量,那條眼鏡蛇依舊魂縈夢牽在城市的夜裡,擾得我心神不寧。我不想沽名釣譽,當個魯迅遺囑「死」裡的空頭作家,那是他交代自己的孩子,倘無太多才華,應找一點小事幹活;我也不要像普希金告訴他的妻子那般,如果女兒瑪麗亞幻想寫一首詩,就一定要「狠狠揍她一頓」。作家這麼努力,文學又是這麼不容易,還有誰躍躍欲試,想要做個假象的風光作家呢!畢竟書有人看,有人讀,才會更有動力認真的寫。我心摯禱,是為序。

文摘
寫大字

九二年,我到上海,夏夜的黃埔江畔渡輪悠悠,繁華若夢。船行,總讓我想起了送別,想起「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詩句。渡輪冉冉沒入黑夜,白日醒來,我在江邊的旅館閱報。一千七百年前,在距離陽關六百里的樓蘭國,有一個羌族的女孩,以毛筆在殘紙上寫給她男朋友的情書,出土多年後被報導出來。我彷若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上海,接收到她捎來的情書。三言兩語的親筆書寫,我的心早已被她俘虜得易如反掌。
羌女白:取別之後,便爾西邁。相見無緣,書問疏簡。每念茲時,不舍心懷,情用勞結。倉卒復致消息,不能別有書裁,因數字值信复表。馬羌
我猜,她應該是在窗邊書寫的,窗外黃沙滾滾,流經羅布泊的孔雀河就要淤塞,整個樓蘭國逃不了沙漠風暴。她和男友分別後,心裡知道再相見遙遙無期,萬千不捨時時向西眺望。信最後沒有寄出,當然這名漢人男子,也沒收到這封異國情書。我覺得自己好像是潛進了古樓蘭,看了這女子寫信的過程,她的神情哀傷,她寫字專注,線條情感豐厚,情深墨濃。她是才情女,邊寫邊哭,惹人愛憐。我彷若參與了她的愛情,書寫時的思考,聽到了她穿越時空的呼喚。
我六歲的那年,純樸的客家庄發生一件與書寫有關的搶案。夏夜星光燦爛,蝙蝠天空飛旋,阿公坐在禾埕納涼。一個年近三十衣衫襤褸的男人串門前來,兀自席地而坐話起家常。這麼晚,來到這麼偏僻的農莊,卻始終探不出他的來意。他看似溫文,非橫眉豎眼來著,但夜深仍不肯離開。阿公叫我先上床睡覺,然後抬起交椅轉身入門,瞬間,那人狂奔到豬圈隔壁的番薯間,把衣服脫下,包了十來條番薯就要離去。阿公聲色俱厲上前阻擋。那個年代,番薯也是農莊的主糧之一,拉扯間那人不慎磨到磚角,臂上血流如注 ,一旁的豬隻也傳出不安的啼聲,驚動左鄰右舍前來。我們有人多的優勢,但他始終沒有逃跑,沒有回擊,牢牢護著懷中薯,阿公從他的神情中,掂出了他的無奈,示意眾人不再攔阻。他低頭,弓身,蹣跚沒入暗中。
數年後一個清晨,我們家收到一封信,信皮兒是毛筆書寫的。
「寫大字个信。」阿公邊想邊搖頭,心中響起悶雷:「種田人算來係做武个,仰般會收到文人寄來个信?」
「阿公,沒定著係寄分國居的?」我讀書後,認定自己將來是要拿毛筆寫大字的,我不想被歸類武行。心想,信封上只有寫了住址,收件人又署名葉府,既然如此,誰規定只有大人才能收信。
寫大字,客家語,寫毛筆的意思。阿公是一家之主,由不得我們小孩做王,拆開信封,十行紙寫了密密麻麻的書法,裡面夾著十張十元的紙鈔。是番薯大盜寄來的,信中滿滿的歉意,說當年身陷困境,那些番薯讓他活了下來,如今已落地生根,感謝阿公當年不予追究。既然信皮上沒有指定信是要給誰的,阿公先選擇了紙鈔。二哥說要集郵,分了信皮。我指明要那張信,也只剩下信了,但卻讓我喜出望外。強盜的書法令我讚嘆,是我童年時最珍惜的習書帖。工整的歐體,一筆一畫,道歉毫不含糊。字體端莊,態度恭正。我把它置於抽屜內,每當打開時,鞠躬叩頭,響起了句句的抱歉聲。直到我把它弄丟的多年後,那聲音仍不絕於耳。
人生脆弱,大漠永恆。世間事,向來只留惆悵,任人空憑弔。但是書寫讓沙土飛揚乾巴巴的愛情故事,活鮮過來。一個在信皮和肚皮之間的強盜書寫,也讓我看到了天長地久的真誠悔改。我深深相信,字在,人就在。書寫,讓情感思想得以延長。這麼說來,客家庄的寫大字,大小,已經不是重點。大,之所以為大,是透過書寫,注入的真性情,得以穿越時空,影響無遠弗屆。
如今我手機中,一天千百封LINE的訊息,剪貼、複製、分享、小兒夢囈、腐叟胡謅,五花八門難以盡舉,相同的信捎給很多人,很多人寄給我相同的信。若與一封寫大字的信箋相較,那真誠是多麼微不足道。



老樹

來台中二十多年,我總共搬了四次家。前三次阿婆很快就找來我的夢裡。我確信在幽明之間,我們祖孫有一個共通的辨識符碼。那是老樹書寫。她才能路遠迢迢,穿陰過陽,在茫茫人海中知道我身在何處。
老樹。客家話,指的是棺材。世間有巢氏築木為巢,製棺者為老去之人在陰間以樹造屋。對客家人來說,陰陽各有一種形式的老樹。但很少人像我一樣,與它們過從甚密,我在它們的膚上書寫,像岳飛的母親在他的背上,留下的「精忠報國」。膚上的書寫,讓字生了思想,起了意志。
由於那個年代紙張得來不易,一天撕下一頁的日曆紙,不敷我寫書法的需求,寅吃卯糧式的書寫,讓日曆亂了時間。阿婆三令五申,不准我動輒就提前了初一十五,拜神燒香點茶的時間。於是我就地取材,從屋前的幾棵蕉葉,寫到屋後的茄苳樹幹。老茄苳樹又大又肥,逃不過我的眼線,稍做處理後,經常被我塗得體無完膚,一棵樹慢慢長成一本書,阿婆每回站在後門那棵老樹旁,隨著樹幹的曲折看彎了姿勢,頻頻點頭咂嘴。她說,當靚。
我國中時,表哥從木工轉行做棺材,我受其委託在棺木上寫「福」字,刨平的老樹上漆後,平整易書。表哥為老去之人製造老樹,我則為老去人之在老樹的外觀上妝點新家。阿婆從不趨前。有一回,她路過棺材店,我猛力的跑出去叫她,她卻更快步的離開了。我追問阿婆要不要進來看我寫字,她頭也不回的說,以後就會看到了。
隨著我年紀漸長功課越繁,表哥出品的棺木,是用我的字製卡噴漆的。阿婆往生時,她住在老樹裡,宅外是個福字。一鏟一鏟黃土,將其覆蓋在黑洞洞的穴底。那個夜晚,我夢見老樹在密不透風的地底根鬚蔓延,疾行而無聲的一路朝老家而來,以巨大的盤根錯節,找到了連結,破土爬上我童年留字的老樹上。
我始終有一種感覺,阿婆的死去,讓我的書寫,貫通了陰陽幽明,如同出土的文字,連結今昔一般。每回搬家,院落有樹,我在其膚上墨留隻語,彷若交感相應,阿婆那個夜晚便一定會來到我的夢裡。我告訴妻這件事,她總是覺得無根無著難解難入。第四次搬家時,來到城中的九樓華廈,沒有院子,沒有植栽,數個月過去了,我始終未夢見阿婆。雖然心中有一種難以言狀的焦慮,但由於自己年歲漸大,閱歷世事後,告訴自己那通陰穿陽的說法,是荒唐的巧合。幽幽遠矣,早不可追,阿婆有阿婆的道路,我卻要在每個朗朗青天裡,面對滾滾的未來。
假日和妻撐一把雨傘,雨很大,經過大雅花市,復聊及此事。走著走著,雨打在臉上,流進嘴裡,老是感覺帶些鹹味。
還是買一盆樹吧!妻看了看我的眼後說。
黃槿樹根露出土面,根幹粗壯。那個午後,又忍不住複習荒唐,拿筆在其上寫了一字。夜晚的夢中,我聽到阿婆的步伐,從過去捶響到未來,她經過我們的新家,在陽台做了短暫的停留。她說,當靚。
醒來張眼,耳畔雨聲如蹄。我告訴妻,阿婆已經找到我們,但已乘騎遠去,沒入窗外的濛濛裡。




作者簡介


葉國居
臺灣桃園人,逢甲財研碩士。台中市地方稅務局副局長,曾任新竹縣稅捐局局長,文化局副局長。2015台灣文學獎金典獎,2014九歌年度散文獎得主,2013聯合報文學獎散文大獎,金曲獎最佳作詞人入圍。書法典藏台灣美術館、國父紀念館,大墩美展書法部首獎兼大墩獎得主。出版散文集《髻鬃花》。

行銷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