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極簡經濟學:如何用經濟學思維洞悉生活

原文書名:


9789578787278極簡經濟學:如何用經濟學思維洞悉生活
  • 產品代碼:

    9789578787278
  • 系列編號:

    SKTA00117
  • 定價:

    450元
  • 作者:

    常青
  • 頁數:

    480頁
  • 開數:

    14.8x21x2.3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190724
  • 出版日:

    20190724
  • 出版社:

    精誠資訊(悅知文化)
  • CIP:

    550
  • 市場分類:

    經濟商學(一般大眾)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商業類
  •  

    ※缺書中
商品簡介


新浪財經2018銀行綜合評選
【年度十大金融圖書】
有故事、有思想、沒公式!
以500多個有趣故事及個案,串連而成的經濟學入門書。

“投資令人致富,經濟使人幸福。”

為什麼川普上臺後,中國要大打RCEP?
為什麼Apple黑色筆電的價格高於白色?
為什麼高價的越光米總能銷售一空?
為什麼基本工資反而將低技術勞動者驅離市場?

在網站上留下的數據,是如何洩露你的隱私?
職場性別均衡,為何能使團隊效率提升?
收入越高,就越幸福嗎?
理性的我們為什麼總被情感俘虜?

用經濟學的思維建構理想生活 ╳ 用經濟學家的智慧觀看世界

讀完這本書,你將獲得經濟學家的眼光和視野,
學會換個角度來看待日常生活之謎。
透過這樣的思維訓練,成為智慧的消費者,
也成為聰明的投資者,更愉快地享受生活。

【專業審閱】

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 林世昌

【專業推薦】

挖財董事長 李治國
實踐大學講座教授 沈中華
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胡均立
當代經濟學基金會理事長 夏斌
星石投資總經理 楊玲
資深產業分析師╱《巷子口經濟學》作者 鍾文榮

本書有趣且考證詳實,如果你對經濟相關領域還不排斥的話,閱讀本書是種樂趣。
──實踐大學講座教授 沈中華

市場是人們藉由交換以集體追求幸福的場域,經濟學源自於生活,又回到生活中去豐裕生活。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胡均立

作者簡介


常青

金融學博士。研究領域包括房地產金融、資本市場監管。

致力於以生活中的故事來解讀經濟學原理,把複雜的經濟學知識變成極簡的生活思維,幫助讀者更好地生活。著有系列暢銷書《應該讀點經濟學》。

擔任多家電臺、電視臺財經評論員。另有經濟學類音訊作品在蜻蜓FM等平臺上線。

譯者簡介


【審閱者簡介】

林世昌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經濟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兼系主任、英國利物浦大學環境科學院合聘教授、國立清華大學EMBA/MBA/MPM/MFB執行長、國立清華大學學習評鑑中心主任、國立清華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創班主任,也是台灣首位德國IZA的研究會士。

研究領域包括計量經濟學、教育經濟學以及勞動經濟學。

書籍目錄


推薦序一 經濟現象中存在著複雜的「變」與極簡的「不變」
推薦序二 那些有趣又與生活相關的資訊不對稱
推薦序三 當經濟學家遇到日常生活
推薦序四 極簡,是一種能力!
推薦序五 快樂生活,智慧投資
作者序
給台灣讀者 擁抱經濟學,感恩小確幸!
讓經濟學變得簡單

第一篇 古典經濟學的智慧之光

第一章 商家的鬼把戲╱消費者的經濟學
十九世紀,法國火車的普通車廂裡為什麼沒有桌子?IBM某款低階印表機中的晶片為什麼會比高階印表機的晶片多? 除了折價券之外,還有企業真的發過漲價券,你相信嗎?

第二章 把價格定在邊際上╱生產者的經濟學
賈伯斯曾被自己一手創辦的蘋果公司解雇,雖然又被請了回來,但追逐利潤的資本家和企業家破鏡重圓的這個插曲,不免還是讓我們覺得有些荒謬。資本為什麼有時飛揚跋扈,有時卻溫情脈脈?

第三章 致命的均衡╱關於市場的經濟學
當霜降襲擊巴西時,肯亞的鋁製品加工業的人數增加了,看起來這之間的推論似乎很荒謬,其中究竟存在著什麼樣的關聯?在鯨油快要消失的十年間,石油突然被發現,這其中又有什麼秘密嗎?股票市場究竟是好是壞,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都那麼熱衷於股票市場,有沒有更好的市場代替它呢?

第四章 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關於創新的經濟學
愛迪生是奇異公司,簡稱GE的創辦人,但奇異公司卻差點因為他而倒閉,是誰讓奇異公司重建輝煌呢?當年葛洛夫因為放棄賺錢的記憶體生意,而遭到英特爾公司中階主管的一致反對,是憑藉著什麼堅持下來的呢?究竟什麼是企業家?企業家的職責又是什麼呢?

第五章 世界不是平的╱貿易自由和貿易保護
曾經有人發明了更簡單的核磁共振分析方法,結果卻被當成騙子,這是怎麼回事?美國對食用糖進口採用配額制,竟然導致了美國國內糖果生產商的倒閉,這究竟是為什麼?在崇尚自由貿易的今天,竟然有著公然限制貿易自由的國際條約,並且還在持續執行中,你相信嗎?

第六章 要競爭,還是壟斷╱關於市場結構的經濟學
隨著工業化速度的加快,馬歇爾的完全競爭理論已經顯得愈發站不住腳,很多市場並不是處於自由競爭或者壟斷的絕對狀態,因此,人們迫切需要一種新的理論來解釋競爭和壟斷。

第二篇 現代經濟學的力量源泉

第七章 重新打開這個盒子╱關於交易成本的經濟學
究竟什麼是企業?企業是不是愈大愈好?為什麼有人能自己組裝電腦,卻沒有人能自行組裝汽車?為什麼對工廠的工人們要按件付薪,而對秘書卻要按時計時薪?

第八章 別做理性的傻瓜╱經濟學中的理性
現有兩杯哈根達斯冰淇淋,冰淇淋A有7盎司,裝在5盎司的杯子裡,看上去快要溢出來了;冰淇淋B是8盎司,裝在10盎司的杯子裡,看上去還沒裝滿,你願意為哪杯付更多的錢呢?

第九章 你相信所謂的專家嗎╱資訊不對稱下的經濟學
為什麼嶄新的汽車開出賣場才幾個小時,汽車的價值就會下降那麼多?而新車在賣場中停放幾個月,卻都不會產生任何損失呢?為什麼房仲經紀人總會告訴你﹁屋源緊俏﹂,可事實上,很多房子根本賣不出去?為什麼閃電波特在奧運會的百米跑道上,不願意發揮全力、全速衝刺?

第十章 贏者的詛咒╱關於博弈的經濟學
在交通尖峰期,司機面臨著兩條路線的選擇,一條路線距離較近,但容易塞車,另一條路線距離較遠,但沒有太多車,司機該如何選擇呢?兩位年輕的騎士,為了心愛的人展開一場男人之間的決鬥,他們各持一把長劍,毫不猶豫地衝向對方,誰又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呢?

第三篇 幸福經濟學的挪亞方舟

第十一章 摘下玫瑰色的眼鏡╱關於幸福的經濟學
兩個小偷光顧了你家,其中一個偷走了一百元,而另一個則是拿走了你最珍貴的相冊,哪個小偷更可惡呢?一帖普通的治療凍傷的藥方竟然能讓人加官晉爵,這其中又隱藏著什麼秘密?水比鑽石有用得多,沒有鑽石,人們只會覺得可惜,可少了水,人們將很快死去,但為什麼鑽石比水賣得貴上許多呢?

第十二章 保護大象的好方法╱公共的經濟學
為什麼學校機房裡的電腦會有很多病毒?為什麼學校洗手間的水龍頭是感應式的?新發現的山洞是屬於發現山洞的人,還是屬於山洞入口處的土地所有者?如果有人願意付出一千萬元,我們能讓他擁有這個山洞嗎?

第十三章 一定要弄髒自己的家園嗎╱經濟學中的外部性
美國加州有個地方叫多倫斯,那裡到處都是平房和棕櫚樹。為了減少汙染,當地人甚至連使用除草機和馬達都受到嚴格管制,但美孚石油公司每天卻能夠排放九百磅的有毒瓦斯,當地人為什麼沒有提出抗議呢?

第十四章 制度是個好東西╱制度中的經濟學
惠特尼發明了高效的軋棉機並申請了專利,結果卻因此差點破產,專利制度為何無法保障他的利益?反獨占法究竟是好是壞,它真的能制止獨占行為的發生嗎?計畫經濟體制與市場經濟體制,究竟哪一條會通往奴役之路?現代社會中,竟然還存在著奴隸制度,你覺得這可能嗎?

第十五章 伸向蛋糕的魔爪╱經濟學中的效率與公平
大家都在排隊,如果有人願意花錢請人排隊,你接受這樣的做法嗎?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了交通事故,但對面車道的車速也跟著下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閃電俠波爾特在百米跑道上沒有全力衝刺,但經濟學家有辦法讓他全力衝刺,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嗎?

第四篇 總體經濟學的美麗世界

第十六章 經濟學的聖杯╱危機中的總體經濟學
危機似乎很奇怪,沒有蝗蟲侵襲,沒有山洪海嘯,工廠還是和過去一樣,機器仍然完好無損地躺在那裡,但工人們卻失去了工作。這一切究竟是怎麼了?總體經濟學的殿堂究竟是什麼樣的?這裡聚集的是嚴肅的思想家,還是江湖騙子,為什麼他們時而被奉若神明,時而又被另一些人狠狠地踩在腳下?

第十七章 國家繁榮的秘密╱經濟學中的凱因斯主義
在傳統觀念裡,勤儉是美德,儲蓄是好事,但凱因斯卻奉行浪費為繁榮的方法,究竟怎麼回事?現在的政府紛紛採用擴大內需的方式來提升經濟,這樣的做法對嗎?在古羅馬,借錢被視為不道德的行為,可是在今天,每個政府都有舉債,是我們的道德標準變化了嗎?

第十八章 尋找遺失的發現╱經濟學中的理性預期
銀行僅僅出現了一筆壞賬,為什麼會接連引發擠兌和信任危機?政府屢屢調控房價,結果為何愈調愈高?在我們剛剛建立的總體經濟學大廈中,凱因斯宣稱,總體經濟是由閥門和機械構成的機器,你真的相信嗎?

第十九章 摧毀城市的好方法╱關於市場干預的經濟學
美國曾經對橘子實行價格保護,結果政府卻不得不以高昂的價格買下橘子;政府決定向奢侈品徵稅,結果窮人們的生活非但沒有變好,反而更差了。政府這是怎麼了?黃牛為什麼屢禁不止,這和政府有什麼關係呢?

第二十章 比特幣時代的來臨╱貨幣中的經濟學
小仙子鑽進人們的口袋和錢包,一夜之間,所有的貨幣數量都加倍了,結果會怎樣,我們的財富會加倍嗎?有人說通貨膨脹上限的計算方法是,測算一個人帶著幾十億馬克跑到商店的速度,這種方法可笑嗎?為了消除通貨膨脹,我們真的可以廢除中央銀行嗎?

推薦序/導讀/自序


給台灣讀者—擁抱經濟學,感恩小確幸!

一九八八年,閩南歌曲《愛拼才會贏》甫一發行,立刻走紅,唱遍了臺灣的大街小巷,伴隨著臺灣經濟騰飛,「打拼」也成為社會用語,成為激勵人們向上的精神圖騰。然而今天的臺灣,產業升級愈發困難,整體經濟低迷,就業形勢不好,新一代的「22K」臺灣青年拿著微薄的收入,每月還要考慮房租、交通,考慮如何節省下一筆支出,不滿和焦慮的情緒開始在年輕人中彌漫。

在台南,不少青年人停下了腳步,他們在這裡收穫平凡的快樂,體會普通的幸福。的確構築了另外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對待自然環境友善,對待身邊充滿關懷,消費的同時勿忘生活本質,在平淡中尋找幸福快樂。台南不僅給我帶來了美味的體會,也同時帶給我一份對﹁生活方式﹂的思考。

不知從何時開始,曾經首先輸出「打拼」口號的臺灣,變成了如今的「小確幸」。「微小而切確的幸福」,這個最早由村上春樹提出的概念,如今卻成為臺灣人的標籤,鼓勵更多的臺灣青年人,擁抱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也不忘追求生命活力,去探求智慧和美的感受,否則再多的財富也是無益的。

成為有錢人,還是成為幸福的人?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惑,也想用經濟學的智慧來思考你的生活,那麼請你不妨看看這本書。

經濟學,在大眾想像中常以艱深晦澀、不可捉摸的姿態出現,畏於數符之繁雜多變、定理之抽象枯燥的朋友們慣對經濟學敬而遠之。然而經濟學並非體勢宏大、內蘊豐厚的學科名詞,經濟學智慧絕非是高懸於空、遙不可及的學問,它與我們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密不可分。對於伸手即可感的經濟學,與其躲避、排斥、談之色變,不如自覺邀請它參與到我們中間,瞭解它、悅納它、力使它服務於己,從而明我們創造出更加舒適、遂意的生活狀態。經濟學先哲們的思想光芒,恰似幻化成如涓細流,潤養我們這顆身處浮躁社會中焦慮不安的心。

欣聞本書將在臺灣地區發行時,整個人頓時為欣喜、緊張、期待等種種情緒所充斥—為己之所學、所感、所思將與臺灣讀友實現親善交流、友好碰撞而欣喜;為自感遠未達至滿意狀態的作品將跨海與臺灣同胞見面而緊張;同時,我更萬分期待於得到臺灣之學界同行、經濟學愛好者以及廣大民眾的不吝指正,書中諸多不足尚希賜教,我於此翹首企足,謹先敬表謝意。


讓經濟學變得簡單

如果本書是你讀到的第一本關於經濟學的書,那要恭喜你,你不必像我一樣歷盡千辛萬苦才明白這些原本就很簡單的道理。即使從未接觸過經濟學,也大可放心,只要有一顆好奇心便足矣。這本書就是用最簡單的語言和最生動的故事講述一切發生在身邊的經濟行為,你大可將它視為推理故事來讀。

那麼,究竟什麼是經濟學呢?

經濟學又被稱為﹁社會物理學﹂,人類構築經濟學這座大廈歷經了三百年之久。最初的經濟學是從哲學的泥土中生長出來的,當時的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弗朗索瓦.魁奈(François Quesnay)、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爵士等思想家在十七世紀創建了經濟學。他們根據現實世界的情況抽象描繪出商品、價值、價格、貨幣等概念,並經過一系列的理論整理,成為現在的經濟學思維基礎。隨後,在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的努力下,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獲得數學家們的完善後,經濟學在既定模式和複雜模型的配合下,逐漸演變為強大到能夠主導整個社會的完整理論體系。但歸根究底,經濟學本身就是一門由簡單常識加上複雜術語包裝起來的學問。

回顧個人的經濟學研究歷程,最初,我也想尋找一本能夠簡明扼要地介紹經濟學知識的讀物,那時我還是個工科出身的畢業生,第一次想接觸經濟學。雖然對神秘而高深的經濟學殿堂心馳神往,但由於每天忙於工作,幾乎沒有任何空閒可以好好坐下來啃那些大部頭的經濟學專著。後來,因為興趣與各種機緣,我在二○○九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並成為李揚老師的博士生,從事金融衍生品監管、房地產金融等領域的研究,逐漸完成了對經濟學的系統性學習。

回顧當初的閱讀經歷,我曾浸泡在浩瀚的經濟學書海,被著作中晦澀的語言、繁瑣的公式和複雜的圖表所阻礙。於是,我決定自己寫本不一樣的經濟學入門讀物。它是極簡的、源自於生活的,對不曾系統性學習經濟學的讀者來說,是沒有閱讀障礙的。

我總結本書的三個特點:有思想,有故事,沒公式。

■ 有思想──經濟學最偉大的貢獻在於,它構建了一套思想體系來幫助我們認識整個經經濟體。本書依照經濟學發展的脈絡, 總結整理了亞當. 史密斯(AdamSmith)、寇斯(Ronald Coase)、奈許(John Forbes Nash Jr.)、傅利曼(Milton Friedman)、阿羅(Kenneth Joseph Arrow)等數十位經濟學歷史中殿堂級人物的重要建樹。學習這些大師的經典理論有助於我們建立起經濟學的思維方式,這才是指導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最好養分。

■ 有故事──為了講述這些精彩的理論,我精選了最吸引人的故事。本書一千多個故事,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首先是經濟史上的經典案例;其次取材自我的經濟學朋友圈,他們貢獻了一些奇聞趣事;最後是我自身的體驗和親身經歷。當然將這些故事進行改寫和串聯也花費了我不少心血。

■ 沒公式──常有朋友向我抱怨,經濟學實在太難懂了,動不動就是邊際曲線、定價模型和積分演算法。每增加一個公式就會嚇退一批經濟學愛好者。而我要做的就是將那些複雜的公式、煩人的曲線統統拋掉,儘量把那些極其重要卻又難懂的概念掰開揉碎,並用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將它們編織起來。

寫下本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改變讀者對經濟學的看法。如果能因此讓大家感受到經濟學的美妙和趣味之處,便是我最大的安慰我希望大家在讀完本書之後,能夠理解每個麵包從烤箱生產出來的原因,明白每筆交易背後的真相;走進超市,能識破各個促銷手段其實都是誘使消費者掏錢的花招;打開報紙,會發現財經新聞原來比娛樂報導更加有趣;無論是投資股票、基金還是不動產,都會比以往更加有信心。學習經濟學就像是探索一座神秘的宮殿,一個又一個奇特而創新的想法就像宮殿裡的一件件珍寶,而其中的過程更像是一次驚心動魄的航海冒險。或許這樣驚險的旅程,一生一次便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