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暢銷經典版)

原文書名:The Nurture Assumption -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 2nd ed.


4717702905743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暢銷經典版)
  • 產品代碼:

    4717702905743
  • 系列名稱:

    科學新視野
  • 系列編號:

    BU0151
  • 定價:

    550元
  • 作者:

    茱蒂.哈里斯Judith R. Harris
  • 譯者:

    洪蘭、蘇奕君
  • 頁數:

    624頁
  • 開數:

    14.8x21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190201
  • 出版日:

    20190201
  • 出版社:

    商周(城邦)
  • CIP:

    523.1
  • 市場分類:

    育兒,親子教育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健康生活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兒女功成名就,是父母教養有方?
孩子為非作歹,爸媽便罪無可逭?
心理學最高榮譽 米勒獎得主 茱蒂.哈里斯(Judith R. Harris)一舉推翻傳統觀點
大膽指出孩子正直、優秀與否,不全然操之於父母,
要想孩子過得比自己好,重點在於幫助他融入適切的同儕團體,而不是期待他變成自己希望的樣子

★【普立茲獎決選書單】【《紐約時報》年度選書、盤踞《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20年】【翻譯語言超過20種】
☆【長銷20年的跨領域經典】【全球千萬讀者熱烈迴響】【各界菁英強力盛讚】
★史迪芬.平克|麻省理工學院心理學教授、《語言本能》作者、羅伯.薩波斯基|史丹佛大學神經科學及生物學教授、麥克阿瑟獎得主、李偉文、周祝瑛、彭菊仙、曾志朗、曾憲政、番紅花  國際一致齊聲推薦

★迷途的父母,必看!
本書從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靈長類動物學、演化生物學的觀點出發,指出傳統「養子不教父之過」的假說」不過是文化的迷思,論證出影響兒童發展的不是基因、不是教養,而是同儕經驗。

★面對孩子的成長,必須……
盡力給孩子愛,但不要期待他會長成你想像中的樣子。
鼓勵孩子尋找適切的社交團體,確保他與同儕相處融洽,比什麼都重要。

★拒當直升機父母,專家建言別聽!
沒有「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這回事,輕鬆享受自然的天倫之樂才是王道。

★關於教養,眾聲喧譁中,作者只想說……
我們過往高估了父母對子女的影響,而我相信孩子在同儕團體中的表現將影響他的一生。

作者簡介


姓名:茱蒂.哈里斯Judith R. Harris
茱蒂.哈里斯(Judith R. Harris, 1938-2018)

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美國獨立心理學研究者,也是美國心理學會、人類行為與演化學會、兒童發展研究會的成員。其於演化、社會、發展心理學等領域深耕多年,見解獨到,一九六○年因為其研究過於「另闢蹊徑和獨樹一格」,遭到哈佛大學心理學系認為不適合繼續留在哈佛攻讀博士,因此終身未獲博士學位。但她仍研究不輟,一九九八年靠著一篇論述同儕團體對兒童發展的研究論文,榮獲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頒予優秀心理學作家之喬治.米勒獎(George A. Miller Award),此為心理學界的最高榮譽,巧合的是,當年寫信請他離開哈佛的系主任正是喬治.米勒。

離開哈佛後,哈里斯陸續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心理系擔任助教,以及波特.貝洛奈克與紐曼機構(Bolt Beranek and Newman)和賓州大學(UPenn)擔任研究助理,之後撰寫過多本關於「兒童發展」的大學教科書、暢銷科普書籍。一九九八年出版的《教養的迷思》(The Nurture Assumption),提出「團體社會化理論」(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說明「在孩童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影響力其實很小,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儕經驗」。

《教養的迷思》一舉挑戰了主流學派的觀點和傳統的教養理念,讓其一舉成名,更奠定了其在學界的地位,之後她仍繼續擴展此主題,二○○六年並將成果發表於《每個孩子都不一樣》(No Two Alike),並在二○○九年完成《教養的迷思》的增訂版,讓她的理論更為完整且具體。

《教養的迷思》和《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為學界投下了一顆前所未有的震撼彈,引發的迴響延續至今,更擴及各個領域。到了今天,不但大學心理系開始教授此理論,更有許多心理學者、教養專家的研究奠基於此,麻省理工學院心理學教授、《語言本能》作者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更曾多次對其讚譽有加,認為她的理論是「心理學史上的一大轉捩點」,她的著作更是「心理學者的必讀之作」。

相關著作:《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解開人格差異與形成之謎(暢銷經典版)》

譯者簡介


姓名:洪蘭
美國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
曾任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加州大學研究教授。
現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暨創所所長。

姓名:蘇奕君
(二版增修部分)
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系學士、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商周出版《科學新視野》叢書編輯。

書籍目錄


〈出版緣起〉 開創科學新視野|何飛鵬
〈專文推薦〉 啟發臺灣的教育改革|曾志朗教授
〈專文推薦〉 心理學史的一個轉捩點|史迪芬.平克教授
〈譯 者 序〉  教養的迷思|洪蘭教授
〈二版前言〉 父母重要嗎?──一些誤解與澄清
〈一版前言〉 一個失業的教科書編者

第一章 「教養」並不等於「環境」
第二章 證據的本質
第三章 先天、後天,及兩者皆非
第四章 分離的世界
第五章 其他地方、其他時間
第六章 人性
第七章 我們和他們
第八章 與孩子在一起
第九章 文化的傳承
第十章 性別的規則
第十一章 孩子的學校
第十二章 長大成人
第十三章 機能障礙的家庭及問題兒童
第十四章 父母能做些什麼?
第十五章 審判教養的假設

附錄一 人格與出生別
附錄二 驗證兒童發展的理論

註釋
參考書目

推薦序/導讀/自序


「我能有機會先睹這本令人振奮、激發思想活力的書,實在是心理學家生涯的一大高潮。很少有一本書能兼具學術性、革命性、洞察力,思路清晰有條理,還外加風趣可讀。這本具原創性的科學著作,絕對是心理學史上的一大轉捩點!」──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認知科學家暨心理語言學家、《語言本能》作者

「對每位父母來說,詳讀這本書都極為重要。《教養的迷思》並不是一本教養手冊,而是告訴你:孩子如何藉由自己的價值觀、性情及語言成就自己……本書以紮實的科學知識、犀利的分析、驚人的慧黠,挑戰主流學派。」──羅伯.薩波斯基(Robert Sapolsky)|麥克阿瑟研究獎得主,史丹佛大學神經科學及生物學教授

各界讚譽
「這是對幾乎每個兒童發展信條的一個委婉、明晰又極具說服力的攻擊。」──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引爆趨勢》、《異數》作者

「《教養的迷思》真是一本少見的書。雖然書中的說法乍見之下非常違反人們的直覺,但是在你不斷往下看之後,你會感到活生生的孩子和父母躍然紙上……。我能夠有機會先睹這本令人振奮、激發思想活力的書,實在是心理學家生涯的一個高潮。很少能看到一本書既有學術性,又有革命性、洞察力,思路清晰有條理,還外加風趣可讀。《教養的迷思》是一本嚴肅的、具原創性的科學著作,我認為它會成為心理學史上的一個轉捩點。」──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麻省理工學院心理學教授,《語言本能》作者

「《教養的迷思》是一本了不起的書。哈里斯指出:有關兒童發展,我們已陷入『未經檢驗就接受了那些牢不可破的信念與偏見』的迷宮之中。她在書中質疑有關教養與兒童發展的一些基本假設,並為我們指出穿越迷宮的新徑。這條新的理路,是所有關心兒童發展、在乎父母與子女權益的人,值得奉行的觀念」──約翰.布爾(John T. Bruer)|麥克當尼歐基金會(James S. McDonnell Foundation)執行長,《三歲,真的定終身嗎?》作者

「從來沒有一本談心理學重要議題的書,能如此衝擊、改變我的想法,而且從來沒有一本心理學的書能讓我如此愛不釋手。這本《教養的迷思》是典範的轉移者,然而這個重責大任,哈里斯卻能以充滿樂趣的方式帶過。」──大衛.賴肯(David T. Lykken)|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教授

「任何研究兒童或兒童發展的人,都會為這本煽動的書著迷。它改變以往的兒童發展知識,減輕父母們不必要的忠告及自我鞭笞。」──大衛.麥爾斯(David Myers)|《你該不該相信直覺?》、暢銷教科書《心理學》作者

「《教養的迷思》並不是一本教養手冊,而是告訴你:孩子如何藉由自己的價值觀、性情及語言成就自己。哈里斯以新的視野點出:同儕社會化是兒童發展的核心。本書以紮實的科學知識、犀利的分析、驚人的慧黠,挑戰主流學派。」──羅伯.沙波斯基(Robert Sapolsky)|麥克阿瑟研究獎得主,史丹佛大學神經科學及生物學教授

「任何關懷教養議題的人士都將發現,《教養的迷思》令人耳目一新,不可或缺,足以改變他人一生。」──《亞馬遜書評》

【推薦序1】啟發臺灣的教育改革|曾志朗教授

  中國有句俗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的好壞一切都是父母的關係,所謂「養子不教誰之過」,孩子闖了禍,父母要負責任,在美國會把父母的名字公佈上報,警惕他家教不嚴。我朋友的孩子把前面頭髮染了一叢綠毛,朋友大怒說:「看你這個青面獠牙樣!」孩子公然頂撞說:「還不是你把我生成這樣的!要怪只能怪你自己。」朋友氣得差點一命鳴呼。因此,在習慣了傳統想法之後,突然有這麼一本書出來,告訴父母孩子長大變成什麼樣,跟父母沒有關係,跟他所交的朋友有關係,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這本書說孩子交的是狐群狗黨的朋友,孩子自然作姦犯科,交的是莘莘學子的朋友,孩子自然去考狀元。孩子從他的同儕團體習得社會化,孩子的團體又是從大人的團體(不是父母個人)中習得社會化,這個同儕團體社會化理論真是讓天下父母鬆了一口氣,不必整天揹著兒女不成材都是我的錯的罪惡感。相對地,這個理論也立刻指出團體的重要性,中國人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只不過我們的成語沒有指出為什麼近朱者赤,為什麼物以類聚,而這本書清楚地告訴了你為什麼。

  這本書我很欣賞,因為她把一個大家都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拆開來看它最基本的假設成不成立,究竟有沒有證據支持,這個科學精神是我希望臺灣的學生該有的科學態度,不要因為別人都相信它便不去檢驗它的假設成不成立。

  這本書也解開了長久以來存在我心中的一個疑惑。當我還在加州大學教書的時候,加州通過一個法案,學校要提供雙語師資,使新移民的孩子在剛開始上課時有說他原來語文(如西班牙語或中文)的老師在旁解說,上課不致於鴨子聽雷,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這個立意良好的法案,後來沒有成功。書中提到一個波蘭的移民孩子約瑟夫,他剛入學時一個英文字都不會,但是他注意聽老師說什麼時,同學做些什麼,然後他照著做,三個月以後,他已經會說「假如你不給我,我就不跟你玩」的句子。當然,他在新學校的頭幾個月會很辛苦,很有壓力,但是他的英文也因此進步很快。雙語輔助教學失敗的原因就是在於這些雙語學生很自然地聚在一起吃飯、遊戲,自成一個小圈圈,另外形成小團體。這些學生的常模是不說英語或英語說得不好,因此,雖然老師的英語字正腔圓、文法正確,但是對學生而言,並沒有什麼作用,因為他認同的不是老師而是他的同儕,所以他們的英文反而學得慢。假如學校中沒有足夠的俄國孩子、波蘭孩子、中國孩子來形成他們自己的小團體時,這個孩子便會認同英語的團體,同化成說英語的人了。難怪這個雙語輔助計畫推動了很久,花了很多的錢,最後還是沒有成功。

  先天和後天的爭論至少有二千年的歷史。美國的大哲學家,也是心理學家的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曾說過:「性格就像石膏一樣,定了型就不能改變。」中國人也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是天生並不代表命中註定,雖然遺傳在人格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這並不代表我們不能改變它,我們只是要去找出改變的方法而已。書中拉巴茲和聖安德斯這兩個村莊的例子提供了我們答案。

  在第十一章「孩子的學校」中有談到:假如一個社區中,大部分的家庭都有很多藏書的話,社區小學也是傾向閱讀的。如果一個社區中,大部分的家庭覺得讀書是件痛苦的事,非不得已絕不碰書的話,那麼這個社區小學對閱讀的態度就是「讀書沒什麼了不起,不會讀又怎樣」。在一個大家都不讀書的環境中,讀書就成為異類了。所以要推動閱讀,我們必須先營造出一個閱讀的風氣,當一個團體中每一個人都有閱讀習慣時,後加入者自然而然就會去讀書,因為他要認同這個團體。這是為什麼學校會很自然地有校風,一個校風淳樸的學校,出來的學生也個個勤奮好學,哈里斯讓我看到了臺灣的教育改革應該從哪裡著手。

  哈里斯在第十三章有談到體罰,這一點跟我們臺灣的教育生態很有關係,可以供我們借鏡,她認為偶爾發脾氣、打了小孩,不見得會對他們人格造成永久傷害,但是打孩子會傷害父母跟孩子之間的關係。如果做父母的賞罰不公平,你會失去孩子對你的尊敬。我現在看到很多孩子對父母說話沒有禮貌,問三句答一句,愛理不理,再不然就是頂嘴。我同意書中說的父母不必為了孩子的不聽話而自責,但是我也認為孩子會這樣主要是他對父母沒有敬意。愈是打罵,孩子對父母愈是只有怕而沒有尊敬。一旦孩子長高長壯,父母打不動時,語言上的頂撞便出現了,這點做父母的要三思。

  另外,書中也一針見血地指出把孩子培養成神童最大的危險是他沒有同儕團體,他會失去與其他同年齡孩子遊戲所培養出來的正常關係。因此很多天才都很寂寞,想把孩子往這條路上帶的父母,請細讀這本書。

  我認為這本書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告訴父母「放輕鬆地去享受親子之樂」,不要去理會那些專家講的話,把自己弄得緊張兮兮,把養孩子變成痛苦不堪的義務。哈里斯指出,原始社會中並沒漂亮的走馬燈掛在搖籃上,也沒有父母每天陪子女玩,但是每一個嬰兒在自然的環境中都有很多東西可以看,很多聲音可以聽。他們在兩歲前可能學會的東西比現代嬰兒少,但是當時機成熟時,他們自然而然地學會了成為一個人所必須要知道的全部事物,所以父母應該寬心,不要去相信「輸在起跑點上」這種廣告詞。住在風氣良好的社區裡,給予孩子一個溫韾的家庭,在他需要你的時候,及時出現,一切順其自然,就是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了,也盡到做父母的責任了。為人父母原是上天給予你的福報,弄成今天這樣動輒得咎,把養育孩子變成沉重的心理負擔,實非大自然的本意,難怪現代人愈來愈不敢生孩子了。

  我很高興臺灣的出版界生氣蓬勃,國外任何好書的中譯本幾乎都會在最短的期間內出現在臺灣的書店中,這真是一個可喜的現象,電子書的出現更會縮短臺灣與世界的時空距離。對於從事翻譯的人,我們應該予以掌聲鼓勵,畢竟大部分的人讀中文比讀英文快,譯者提供了我們這方面的服務。我們中國人喜歡挑毛病,比較不喜歡從正面給予鼓勵,比如說,中國老師給分數常是扣幾分,認為此題答得不完善,扣去幾分;外國老師給分數常是正幾分,已經答出了多少部分,給予多少分,這是中西非常不同的教育觀念。我們以懲罰的方式,要求孩子力趨完美;他們以鼓勵的方式,要求孩子達到同樣的目的。我們的這種心態也反映在書評中,我了解臺灣的翻譯界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但是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翻譯這一行,使國外的資訊能更快地到達我們讀者的手中。

【推薦序2】心理學史的一個轉捩點|史迪芬.平克教授

  三年前,《心理學評論》(Psychology Review)上的一篇文章,徹底改變了我對童年和兒童的看法。我跟大多數的心理學家一樣,都認為遺傳的天賦和父母的教養是決定孩子成長的兩個條件。我們都理所當然地認為:決定孩子成長的條件假如不是來自遺傳,就一定是來自父母的教養方式。但是有個名叫茱蒂.哈里斯的人所寫的文章卻說:父母的教養方式其實沒什麼關係,有關係的,除了基因以外,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同儕(peer group)。這個人的名字後面也沒有掛她所隸屬的大學名稱。說來奇怪,哈里斯所舉的證據很快就說服了我,因為我們以前就知道這些事實,但是把它擱在一邊。不敢去碰它是因為它跟我們所相信的系統不合,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這類檔案:把跟自己想法不符合的事實暫時歸檔不去想它。

  我是研究語言發展的;也就是說,我是研究小孩子如何從父母跟他們說的話中習得文法的系統。在我們那個是事實卻又令人苦惱的檔案裡,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即孩子們的語言和口音最後都變得像他們的同儕而不像他們的父母。研究心理語言學的人都沒有注意這個現象,更不要說去解釋它了。不過,現在這個理論解釋了。

  語言的一些其他現象也符合哈里斯的理論。在許多文化裡,大人並不跟小孩說話(譯註:例如一些印地安文化),但是小孩子一樣可以有很好的語言習得表現,他們只要跟年長一點的兄姐說話就可以了。生活在大人說洋涇濱式語法環境中的孩子,可以自己發展出一套語言來;新移民的孩子,他們也很快地在遊戲場所學會了新語言,回家去糾正他們父母的發音和文法上的錯誤。

  孩子們是在文化中習得他們的特殊母語。日本的小孩學會說日本話,義大利的小孩學會說義大利語,這些語言上的差異完全跟基因無關,假如這些語言上的差異也跟他們父母所教的無關時,哈里斯說,那麼我們可能就需要去重新思考什麼叫文化學習了。以前,我一直認為兒童是透過父母習得社會化的,但是在我腦海深處那個刻意被我忽略的檔案裡,有一個事實卻是:許多成功的人都是移民的後裔(我父親就是一個例子),他們都不曾因為父母不會講新的語言或不懂得新土地的習俗,而受到任何的牽制或困難。

  哈里斯的論文所帶出的議題不僅僅是一個全新的想法而已,她舉了許多心理學、人類學、文化歷史、行為基因、靈長類學上的證據來支持她的看法,這些證據使性別角色的發展及少年犯罪等議題,有了不同角度的看法,我在第一封電子郵件中就問她:「想寫一本書嗎﹖」

  這本《教養的迷思》主要談的是人格的形成過程中,基因和同儕都很重要,但是父母並不重要,它點出的親子之間的議題是很嚴肅的。它使我們重新思考現行的社會科學模式——嬰兒是一堆反射反應的集合,他空白的大腦皮質,等待著慈愛的父母來充實它。從生物的觀點來看這個想法時,真是十分地不恰當。兒童就跟其他生物一樣,都是演化的產物,必須在掙扎求生存的過程中扮演主動的角色,最後才能達到生殖上的成功。這個看法有深遠的意義,我下面會仔細解釋。

  一個就是,父母和子女的生物利益(biological interest)不盡相同,孩子即使一時順從父母的獎勵、懲罰、榜樣、嘮叨——因為他們還太小,別無選擇——他們也不會讓自己的人格被這些事情永遠地固定著、永久地被塑造。

  此外,智人(Homo sapiens)是群居的物種,團體就像任何一個有機體的生存環境一樣,它有有機體必須適應的各種因果關係。一個團體想要興盛繁榮,一定要懂得利用集思廣益的好處及共享累積的資源,這表示一些看起來完全是武斷的當地習俗,其實是有適應上的價值,因為這是這個社區的人所共享的(大家所熟悉的例子,如:流通的鈔票及靠左開車等等)。這也表示儘量從人際關係上去得到益處,而不是讓自己被別人欺負或統御,因為每一個團體的共同利益都可能與另一個團體相衝突,所以做為團體的一分子必須要加入團體對團體的競爭。

  今天,兒童的成敗在於他們在這種環境中茁長的能力;在過去,環境決定了他們的生死,所以他們應該從父母那兒獲得營養與保護,但是他們應該從最好的地方來獲取他們的資訊,在這一點上,父母不見得是資訊最佳提供對象,他們必須要在家庭以外的團體中贏得他們的地位,並且維持他們的地位,而這些團體的遊戲規則很可能跟家庭都不相同。小孩甚至會和父母同在一個競爭團體裡。大自然的設計,顯然不是要把小孩子放在父母的掌握裡。

  同樣不可能的一個想法就是:嬰兒對母親的依附(attachment)會決定他未來進入社會的行為模式。這個謬論在這本書中也自然瓦解消失。一個小孩跟父母、兄弟、同學和陌生人之間的關係是截然不同的,有兆億神經細胞的大腦絕對不會短少計算的能力,大腦可以把每種關係放在不同的心理帳戶之內。這個依附的假說會這麼流行的一個原因,是我們都相信佛洛伊德和行為主義的看法:嬰兒的心智是一個小的白板,最初在上面刻畫的痕跡會永久保留。

  《教養的迷思》真是一本很少見的書。雖然書中的說法乍見之下很違反人們的直覺,但是在你不斷往下看之後,你會感到活生生的孩子和父母躍然紙上,而不是那種在真實生活中不可能看見的百依百順的虛假兒童。這本書另一個特點就是它對兒童發展研究在方法論上的嚴厲批評。它對學校教育為什麼會失敗的分析使你眼睛一亮,看到以前所未看到的,它解釋了為什麼女性醫師和律師的小孩,會堅持女人應該留在家中當個家庭主婦,以及對本書題目所引發的一個必問問題:「你是說我怎麼對待我的小孩都沒有關係是嗎?」有一個非常聰明且不尋常的回答。

  我能夠有機會對這本令人振奮、激發思想活力的書先睹為快,實在是我做為心理學家生涯的一個高潮,一般很少有機會能看到一本書是既有學術性,又有革命性、有洞察力、思路清晰有條理,還外加風趣可讀。但是你不要為這個風趣所誤導了,這本《教養的迷思》是一本嚴謹的、有原創性的科學著作,我認為它會成為心理學史的一個轉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