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四):民族主義與兩岸篇

原文書名:


9789577111401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四):民族主義與兩岸篇
  • 產品代碼:

    9789577111401
  • 定價:

    550元
  • 作者:

    陳添壽
  • 頁數:

    454頁
  • 開數:

    17x23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191230
  • 出版日:

    20191230
  • 出版社: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 CIP:

    552.339
  • 市場分類:

    中國史地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史地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本書是繼(卷一)(卷二)(卷三)等三書之後的出版。旨從民族主義觀點的論述兩岸關係發展,全書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臺灣特色資本主義發展,收錄〈近代臺灣特色資本主義發展史略〉;第二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收錄〈現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之探討〉;第三部分兩岸關係發展與變遷,收錄〈近代兩岸關係發展史略〉和〈余英時自由主義思想與兩岸關係評論〉。

作者簡介


陳添壽
筆名 陳天授
1951年出生於臺灣臺南
主要簡歷
臺灣省政府經濟建設動員委員會研究委員
國家發展研究院諮詢委員
中華民國企業發展研究學會理事長
中華國土安全管理學會常務監事
中華檔案暨資訊微縮管理學會理事
臺北市臺南縣旅北同鄉會監事
報社專欄撰述、廣播節目主持人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董事
先後任教於臺北商業大學、臺北教育大學、空中大學、警察大學等校
現任臺北城市大學榮譽教授
主要著作
《為有源頭活水來》
《臺灣政經發展策略》
《臺灣經濟發展史略》
《文化創意與產業發展》
《臺灣經濟發展史》
《臺灣創意產業與策略管理》
《臺灣治安制度史──警察與政治經濟的對話》
《臺灣治安史研究──警察與政經體制關係的演變》
《文創產業與城市行銷》
《警察與國家發展──臺灣治安史的結構與變遷》
《文學、文獻與文創──陳天授65作品自選集》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一)(資本主義與市場篇)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二)(社會科學與警察篇)
《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三)(自由主義與民主篇)
《我的百歲母親手記──拙耕園故事》
《臺南府城文化記述》
《近代名人文化紀事》(電子書)
《文創漫談》(電子書)
《生活隨筆》(電子書)
《生命筆記》(電子書)
《臺灣治安史研略》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檢討過去政治經濟發展歷史的優劣缺失,
關心21世紀政治經濟學對於國家與社會關係發展,
針對未來臺灣政治經濟發展與攸關人民生活問題提出剴切建言。




書籍目錄


自 序

第一部分 臺灣特色資本主義發展

●近代臺灣特色資本主義發展史略
一、前言
二、臺灣前資本主義發展時期(-1624)
三、臺灣商業資本主義發展時期(1624-1662)
四、臺灣農業資本主義發展前期(1662-1683)
五、臺灣農業資本主義發展中期(1683-1895)
六、臺灣農業資本主義發展後期(1895-1945)
七、臺灣工業資本主義發展時期(1945-1987)
八、臺灣服務業資本主義發展時期(1987-迄今)
九、結論:臺灣悲憫式資本主義發展

第二部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

●現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之探討
一、前言
二、中國共產黨歷史
三、中共意識形態理論
四、中共經濟改革開放
五、兩岸體制差異性與平衡性
六、結論

第三部分 兩岸關係發展與變遷

●近代兩岸關係發展史略
一、前言
二、原住民時期兩岸關係發展(-1624)
三、荷西時期兩岸關係發展(1624-1662)
四、東寧時期兩岸關係發展(1662-1683)
五、清領時期兩岸關係發展(1683-1895)
六、日治時期兩岸關係發展(1895-1945)
七、中華民國時期兩岸關係發展(1945-迄今)
八、結論

●余英時自由主義思想與兩岸關係評論
一、前言
二、余英時傳承的自由主義思想
三、余英時對國民黨兩岸關係的評論
四、余英時對民進黨兩岸關係的評論
五、余英時對共產黨兩岸關係的評論
六、結論


推薦序/導讀/自序


[自 序]
本書《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 (卷四):民族主義與兩岸篇》裡,我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臺灣特色資本主義發展」;第二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第三部分「兩岸關係發展與變遷」。主題就是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旨在於論述臺灣特色資本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與變遷。
資本主義是以發展「產業經濟」為重點,來解決人民經濟與生活的問題;社會主義則是以發展「庶民經濟」為重點,來解決人民經濟與生活的問題。資本主義產業經濟發展的結果,得利的首在偏向於企業資本家,其次才是人民;社會主義庶民經濟發展的結果,得利的首在顧及社會大眾,其次才是資產階級。
臺灣特色資本主義產業經濟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結果,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衝擊,就其比較當前政經體制而論仍存在差異性;但就未來的走向而論,臺灣特色資本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名稱儘管會是不同,惟兩岸關係發展的政經體制度則會有明顯趨近的可能性。
本書第一部分「臺灣特色資本主義發展」所收錄的〈近代臺灣特色資本主義發展史略〉一文,主要彙整了我於1995年5、6月間,在國立空大《學訊》第159、160、161期分別以1960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論述臺灣經濟發展策略經驗的連續三篇,和8月第163期〈策略管理與臺灣發展經驗〉的合計發表四篇。
同年6月我也在國立空大《商學學報》第3期〈1950年代臺灣經濟發展策略的經驗〉、2000年6月第8期〈我國政經體制與產業發展之研究—兼論國家發展策略〉,和2002年7月第10期〈戰後臺灣產業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的合計發表三篇。
總計了我在空中大學《學訊》和《商學學報》的發表了共七篇論文,全是以臺灣經濟政策與發展策略的經驗為主題。回溯我自1980年代中期以後的開始在國立空中大學商學系兼課,一直到2016年屆滿65歲退下來的不再繼續授課,其時間長達了30年之久。我非常感謝空大給我這麼好的教學與研究的環境,特別是學校的課程都是安排在星期例假日上課,對於當時我另有黨政職務在身的忙碌情況,更是提供了我可以在理論實務與教學相長的一個絕佳機會。
檢視了我上述所有發表過的論文,我曾經於2006年與2009年分別改寫成《臺灣經濟發展史略》與《臺灣經濟發展史》二書。我特別要感謝當年幫我出版的立得出版社劉接寶發行人,與蘭臺出版社盧瑞琴社長,讓我的在那段期間所發表的論文,得以審修成書,並在課堂上作為學生的參考教材之用。
歲月悠悠,如今又匆匆地過了10多年。今(2019)年初,我決定將上述全部的文字重新再審修之後,我發現有必要將它過去使用的書名改為〈近代臺灣特色資本主義發展史略〉,比較能符合現在我收錄在本書裡的體例和內容。
或許讀者有機會對照閱讀的話,當可發覺我已經把許多有關資本主義和政治經濟學的概念,融入原本我純粹就臺灣經濟政策與發展的內容,做了大幅度的增修。我深盼讀者在閱讀過〈近代臺灣特色資本主義發展史略〉之後,能比較有系統地幫助大家對於近代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領域的了解。
本書第二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所收錄的〈現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探討〉一文,主要是利用我在研究所進修和教學與工作時期的對於中共經濟政策研究,以及通過審查的論文,並將1997年4月發表於空大《學訊》第194期〈臺灣產業發展策略與兩岸關係〉等底本的增修而成。
回溯我在取得學位之後的幾十年時間,有幸再到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不論是進修、開會或訪察活動,我都非常關注這些不同國家政經體制的發展情勢。特別是我有多次的應邀到中國大陸參加各項研討會,讓我更有機會深入了解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之後的政經體制發展,和社會文化的快速成長與變遷。
因此,我有必要藉此機會針對自己過去蒐集和發表的資料文獻,和這些年來的觀察心得,重新加以彙整。我在審修完稿之後,決定以〈現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之探討〉為題,論述當前中國大陸的政經體制與經濟發展。
本書第三部分「兩岸關係發展與變遷」共所收錄有:〈近代兩岸關係發展史略〉與〈余英時自由主義思想與兩岸關係評論〉二文。
〈近代兩岸關係發展史略〉一文的論述,是我在出版《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一)》的〈兩岸經貿史的結構與變遷〉之後,我認為當前兩岸關係的發展,如果只是從經貿的單一角度來論述,是無法盡窺兩岸關係發展的全貌,是比較難以釐清和分析兩岸關係的複雜性與弔詭性。
所以,我又從影響近代兩岸關係發展與變遷的政經因素,透過「相互主體性」與「歷史整合性」的觀點,來深入探討原住民時期、荷西時期、東寧時期、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和中華民國時期的兩岸關係發展,特別是我又分別增列了每一時期兩岸關係大事記的簡明表。
〈余英時自由主義思想與兩岸關係評論〉一文的分析,是我有機會於2016年和2017年應邀參加中央警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舉辦的「通識教育與警察學術研討會」。我很榮幸擔任李顯裕老師分別發表〈余英時對臺灣政治發展的評論及其歷史意義—以兩岸關係為中心的初探〉,和〈余英時對國民黨的歷史評論〉二篇論文的與談人。
顯裕老師是我在中央警察大學服務期間的同事,我們相處的時間超過了15年,我非常敬佩他的謙沖為懷、待人誠懇,是一位學有專精的歷史學博士,而且孜孜不倦於近代學術思想史的研究。當2000年2月起我應聘在學校的通識教育中心擔任專任教職,這時候他就已經在該中心貢獻所長了,而且我們相處得很愉快。
這篇〈余英時自由主義思想與兩岸關係評論〉,就是根據我評論顯裕老師上述論文的文字,和在研討會上的口頭引談內容,來加以增修寫成。藉此,我要特別感謝主辦單位中央警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和顯裕老師的邀約。
這裡我特別要提出來敘述的是,當我在閱讀余英時先生大作對於兩岸關係評論的相關文字期間,以及我在書寫完成的本文之後,讓我深深感受到他身為一位知識份子對於國家社會的善盡責任,縱使自己不一定位居廟堂之高的為人民服務,當也可以發揮讀書人的處處為蒼生念來發聲。
集歷史與文學,曾是英國首相、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6卷)的邱吉爾(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他認為「當我們能回顧得越久遠,對於未來就看得越深遠;或者是說我們愈能顧後,即愈能瞻前」的歷史見解,也就是我一直秉持閱讀與書寫,和主編【臺灣政經史系列】叢書的一貫基本原則。
最後要感謝元華文創公司蔡佩玲總編輯、陳欣欣執行主編,和公司團隊的協助,讓本書與【臺灣政經史系列】叢書得以順利如期出版。


文章試閱


近代臺灣特色資本主義發展史略
財富的獲得是一種永無止境的過程,它只能由奪取政權來保障。因為,累積過程遲早必定會強迫打開一切既定的領土邊界。社會已進入了永無終結的獲得財富之路,不得不設計一個充滿活力的政治組織,能夠適應於永無終止的權力增長。
Thomas Hobbes
一、 前言
資本主義(capitalism)發展的歷史,從傳統上被解釋為了追逐個自利益所採取大規模的行動,藉由經濟活動的壟斷交易市場,控制著大量的物資與價格,或是透過投機、貸款、商業企劃,乃至於掠奪資源與發動戰爭等,致主其事者獲得豐碩的利益;而從現代上資本主義則被視為一種經濟系統,以法律上自由的工資收入者的組織為基礎,由資本家及其經理人組成,以創造利潤為目的,並嘗試影響到社會上任何層級的活動。
換言之,資本主義並非抽象而知性的過程,它不是個事物,不是固定的個體,它是個活動的過程,是持續被重新定義和調整的操作型定義。因此,每一紀元都有其特殊知識或科技的重大突破,且能對經濟持續成長提供動力,並對資本主義的內涵加以充實且做出新的論述。
因而,一些致力於將經濟組織發展,甚至將其視為與宗教、倫理關係轉變的歷史學家,諸如宋巴特(Werner Sombart)、韋伯(MaxWeber)等都視資本主義的本質,在於營利企業的汲汲營營精神(acquisitive spirit)。因而促使世人對其影響經濟發展的研究,自15世紀以來,一直延續迄今,而且歷久不衰。
回溯資本主義發展並不是在近代隨著工業革命才出現的,它早已存在於人們通常視作非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時期,當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它有?各種不同的形式和規律,這也因而凸顯變動性經常是被視為發展資本主義的基本要素,若不能自由的社會流動,則經濟發展是很難增進的。
政治要為經濟服務,經濟也要滋養政治發展,兩者相輔相成。我們定義資本主義是經濟的,也是政治的,這正是我為什麼要長期以來投入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原因。因為,我努力嘗試從政治經濟學理論來建構臺灣政治經濟思想的「相互主體性」與「歷史整合性」研究途徑,它都是建立在這基礎上。
這誠如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Milton Friedman)指出,歷史暗示著,唯有資本主義才是政治自由的必要條件,但是不是充分條件,法西斯主義的義大利和西班牙,一次和二次大戰前的日本等社會都不能使人相信在政治上是自由的,但是私人企業都是經濟體系的主要形式。傅利曼不愧是芝加哥自由經濟學派的要角,他標榜著是他一貫主張的資本主義與自由。
戰後臺灣,特別是受到戒嚴威權體制重視孫文主張的「民生主義」,和推動「計劃性自由經濟」的影響,資本主義(capitalism)思潮在臺灣是受到極不公平的壓制。所以,資本主義強調市場競爭的經濟或產業發展的精神並沒有普遍的被深入探討,雖然我們是一直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裡。
相對於西方而言,資本主義的興起和鼓吹市場經濟(market economy)理論,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活動最早可以追溯希臘羅馬時期的地中海地區。當然,對資本主義的論述有多面向的不同途徑,或許資本主義思想實際上只能說是存在於世界上的少數地區,也就是說只對西歐和美國等高度發展國家的具有重要性,但是對中國、印度、中東、非洲、拉丁美洲或東歐等廣大的比較發展落後地區,沒有任何的意義和關聯。因為,這一大部分地區並沒有資本家、沒有工業,當然也就沒有所謂相對的無產階級,大體上這些地區的人民只有地主和農人之分。
承上論,從「這一大部分地區並沒有資本家、沒有工業,當然也就沒有所謂相對的無產階級,大體上這些地區的人民只有地主和農人之分」觀點,檢視臺灣特色資本主義發展史的歷經過每一存在階段,或許正符「這一大部分地區並沒有資本家、沒有工業,當然也就沒有所謂相對的無產階級,大體上這些地區的人民只有地主和農人之分」。
然而,從具有私人財產權和市場經濟競爭的兩項指標來檢視資本主義發展,臺灣自17世紀以來,就已逐漸接觸並融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產業發展史,其中卻蘊含傅利曼所稱「資本主義才是政治自由的必要條件,但是不是充分條件。」我嘗試勾勒出,臺灣自原住民時期開始,歷經1624-1662年荷西、1662-1683年東寧、1683-1895年清國、1895-1945年日本、1945-迄今中華民國等6個政權的統治,檢證「資本主義才是政治自由的必要條件,但是不是充分條件。」
質言之,上述這幾個階段的政權,臺灣雖有了私人財產權和市場經濟競爭的資本主義土壤,但是他並沒有發展出所謂政治自由的果實。也讓我們深刻體驗,我們的歷史發展,我們要記錄的不單是每一個政權更迭和經濟轉型的生存與發展,而是我們的社會與人民不能過度沉默,導致下一代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主人,他們的歷史未來還是屬於「失竊的家族」,乃甚至淪為「失竊的國度」。
對「黑人的命也是命」特有感觸的威廉斯(Jesse Williams),在他的一部紀錄片中嚴肅地指出,「歷史的軌跡並不是逐漸趨向正義,那是人為所致。正義要的不是絕對,而是相對。」就如同我在建構與書寫《臺灣特色資本主義發展史》時,我所秉持「相互主體性」與「歷史結構性」的觀點。
我非常贊同致力於編印【臺灣文獻叢刊】周憲文教授在《臺灣經濟史》〈序言〉的這句話:「我們目前需要的,一是正確的觀點,二是開闊的天地;還有是豐富的情感與自由的構想。」
(一) 政治與經濟的關係
論述臺灣特色資本主義發展,首先必須將其置於政府(state)與市場(market)的歷史結構性檢證。就國內層面而言,政府與市場之間存在利益的結構性關係,政府透過對市場不同角色的扮演,從市場中汲取必要的資源,確立國家公權力的基礎,並有效踐履對市場的保護功能;相對地,政府的出現與持續,亦必須依賴市場資源,並控制來自市場的壓力。
在確保政治正統性與資本持續累積的前提下,政府雖然在追求總體利益時,很難做到前後一貫,銜接緊湊,但政府必須調和各種政治團體、經濟團體和社會階級衝突,制定有利於人民利益的公共政策,或調整自己成為政經體系中的一部份。
政治與經濟,或是指政府與市場之間存在著利益交換的關係,有依賴,有相對的權力(relative power),也有不同程度的相互自主性(mutual autonomy)。政府自主(state autonomy)不只反映社會團體和階級的需求與利益,且是政府機關追求的目標;而政府職能(state capacities)是政府機關完成政策目標的能力,特別是在面對社會團體的強大壓力和惡劣的經濟環境之時。
因此,擁有完整政府自主與職能的被稱為「強勢政府」(strong state),而比較無法抗拒社會團體壓力,政府自主與職能較弱的政府,就被稱為「弱勢政府」(weak state)。
就國際層面而言,政府自主與職能的強弱,也隱含一國在國際政治、經濟方面追求利益的機會與可能性。因為各自追求國家利益,弱國政府會遭受到相當大的限制,迫使政府必須重視國際環境的演變。
而任何政經社會的變遷,都源於結構中不同立場與秉賦的行為者,其自利性的政治行為或經濟行為。政經問題的分析與解決,必須以相關行為者的特性與互動過程為前提。
因此,從政府中心理論(state-centered theory)出發,不只關注政治經濟的權力關係,還包括社會、文化、環境等諸多因素,也就是強調以廣義政府為中心的政治體制,和以市場為中心的經濟體制,是政經體系中最主要的兩種結構因素,因為它們能同時呈現且制約任何社會的重大政經問題。
市場經濟看似競爭激烈,但參與競爭的經濟個體就好像溫室裡的植物一樣,必須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才能正常運作,這個溫室就是制度,而其中關鍵就是權力分配,也就是政治制度。
而主體性觀點是根據整體性先詳述畫分政經發展的空間與時間之後,來確定臺灣產業發展實存的區域位置。因此,主體性不僅是關照臺灣這一塊土地,且是以臺灣產業發展與變遷為主體,無論政權的更迭,皆能貼近分析臺灣特色資本主義發展的主題。
政府中心理論的運作機制,強調政府機關具有自主性與塑造社會的能力,透過政策形成的過程,可以檢證政府機關是否具有自主性和前瞻性,及其制度結構能否達成政策目標。
有關經濟學或經濟的主體或本土的概念,檢視結束於17世紀的臺灣史前史,直到最後的5百年,社會組織依然簡單,生產力依然低落,沒有出現前古代國家時期的貧富分化和社會分工。在這個最後階段,臺灣沒有出現較複雜的政治體,不論是內在自然發展的結果或是外力強加的政權,都不曾有過。
溯自16世紀以來所提出的主權概念,認為民族國家的標準,把對貨幣、信用與財政政策的控制力,視為民族國家的三大支柱之一,但這根支柱一向不穩固。換言之,臺灣應該建立以自己為主體的中心點,強調是東亞兩個「地中海」的交會點,強烈具有海洋性格。
(二) 時間與空間的關係
綜觀臺灣特色資本主義發展,由於臺灣政權屢屢更迭,不但要從各政權衍生的外在壓力,探討臺灣產業發展;也要從其發展的內部來掌握演變。因此,分析架構主要是從臺灣不同歷史時期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特質,探討政府對人、事、物、土地、財產的支配關係,以及市場對土地、勞力、資本、技術、企業經營的不同組合與分工,導出權力體系與市場合理化過程。
從市場經濟來界定臺灣特色資本主義發展,凸顯原住民時期臺灣前資本主義自足化、荷蘭與西班牙占據時期臺灣資本主義多國化、鄭氏東寧政府時期臺灣資本主義發展土著化、大清政府時期臺灣資本主義發展定著化、日本統治時期臺灣資本主義發展皇民化,和國民政府戒嚴時期資本主義發展黨國化,和轉型時期臺資本主義發展全球化的變遷,並從中檢證臺灣政經發展如何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承上論,臺灣各期的資本主義發展,都曾受到國內外政經環境的不同程度影響,正如華勒斯坦(Immunal Wallerstein)的現代世界體系 和金德爾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的霸權穩定論 對於國際資本主義發展的分期認為,1450年以前是中世紀教會時期;1450-1640年才有農業資本主義和歐洲世界經濟興起,形成絕對君主制和國家主義;1640-1750年則是重商主義的荷蘭霸權時期;1763-1833年是最先接受工業革命的英國霸權時期;最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則由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稱霸至今,這也提供了臺灣特色資本主義發展分期的重要依據。
另外,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所指出「世界時間」的概念,將資本主義經濟史分成幾個長時段,亦可作為臺灣特色資本主義發展的相互連結西方資本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