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

原文書名:


9789869533492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
  • 產品代碼:

    9789869533492
  • 系列名稱:

    環境系
  • 系列編號:

    0LEB0002
  • 定價:

    900元
  • 作者:

    柯金源
  • 頁數:

    504頁
  • 開數:

    19x24.7cm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180108
  • 出版日:

    20180108
  • 出版社:

    衛城-遠足文化
  • CIP:

    987.81
  • 市場分類:

    中國史地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史地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臺灣首部長期記錄環境變遷的巨構,1980~2017追蹤超過三十五年的紀實報導。
縮時總覽今昔土地、山川、河流、海洋變遷的樣貌,史詩般撼動人心的紙上紀錄片。

以環境史時間軸的比對方式,觀看土地利用型態對環境、生物與人的影響;並透過海陸交界、生物與人的關係、離島樣態、山林聲息、災難啟示等,清楚揭露島嶼長時間變遷歷程。

柯金源∼
經常有人問我,耗費這麼大的心力,長期提供環境資訊,真的有用嗎?我想,如果大家手中握滿了鈔票,卻必須再拿來買健康的環境、乾淨的空氣與水,那所為何來?如果出不起錢買健康的弱勢者,他們該怎麼辦?如果,階級不會流動?財富不會流動?那空氣、水、陽光這生命三大要素,也會分貴賤、族群嗎?我認為,只要真實記錄、傳播,人心與環境就有改變的可能性,只要持續地去做,先不要問成敗!

環境事件不是突如其來的災難現場,就是長時間的累積變化。耕耘環境新聞超過三十年的導演柯金源,以報導者的眼與心,穿梭於每一個現場;以行腳的毅力,不斷重返超過一百個樣區,他銜接起臺灣經濟奇蹟發展下,一條過去不被重視的敘事,叫作環境變遷。
本書從海岸線與海陸交界為開始,一一探究天災、汙染、山林資源、離島與指標物種的生滅,最後則回顧三十年間的環境運動,以及曾為環境抗爭、倡議的人。本書不只是柯金源累積的二十萬張照片、數十萬報導文字的精華,更是以環境寫史,映照特屬於臺灣的美麗與哀愁,也是你我過去三十年也參與其中的環境啟示錄。
因此《我們的島》並不是一本記錄災難與崩壞之書,而是企圖成為一本呼喚生命之書,當我們因瞭解而深刻熱愛我們的島時,也將是一切環境意識的起點,這是屬於當代臺灣、以鏡頭寫成的《沙郡年紀》。
是我們的故事。


各章重點:
首篇導演自剖,如何從一開始追求影像美學表現,到自我反省環境紀錄工作者應該要表現的本質為何,至今返歸真實、企圖透過鏡頭傳達種種災難之因並對社會大眾與決策者形成影響的歷程。
第二至四章,是海陸交界與海岸線的總體檢。第二章綜觀臺灣海岸線大尺度、規模性的改變,直指重要指標現象是如何形成,如自然海岸消失與人工海岸水泥化問題。
第三章進入各地樣區,透過錯落在大尺度當中的單點案例,細數人為開發的演變,說明自然與經濟活動間的衝突,以及保育的重要。
第四章以作者的家鄉彰化為記主軸,描述一路以來田野對生命的感動,以及人、生物與環境互動的海岸群像。
第五章與第六章談臺灣日日都在經歷的天災與汙染問題。島嶼無可迴避的天災包括地震、颱風,自然創傷已難平復,人為破壞卻讓天災加劇。如今在氣候變遷之下,複合式災難更年年考驗著島民的智慧。這幾十年來,自然資源從正常運轉到逐漸消失,除了天災,更因為環境汙染。滋養我們的土地、無所不在的空氣、生養萬物的海洋,這些環境汙染,是怎麼一步步走到這裡的?
第七章到第九章的主題別是森林生態、臺灣附近重要島群生態變化以及生物多元價值。第七章論及森林若海洋,一樹一島嶼。臺灣在世界的位置,標誌著生物多樣之島。人們對待山林的態度將決定環境會以協合或是衝突回應。第八章則是細數離島。臺灣是島嶼型國家,每座島嶼都擁有不同的生態重要性與歷史意義,甚至是臺灣的前哨。當我們不瞭解臺灣周遭海域發生了什麼國際紛爭或是生態破壞,我們將無從面對共同未來。第九章則透過指標物種的命運,看到了珊瑚死亡的悲劇,也看到了軟絲成功復育的希望。
最終章則回顧環境命運為何是一場你我必須共同扛起的未竟之戰。環境的故事,就是我們的故事。這是一本關於你與我的書。這是過去以及現在正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一步一步共同刻寫出來的環境啟示錄。
臺灣環境的未來會如何,關鍵在於每一個人。

得獎與推薦
吳晟|臺灣文學作家與教育工作者
陳玉?|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主任
馮賢賢|媒體工作者、前公共電視總經理
何榮幸|報導者總編輯
張照堂|攝影、文化工作者
關懷環境推薦

觀察落實,視角敏銳,柯金源是一位勤奮、傑出的時代記錄者。── 張照堂

這本書只是他終身志業的側記,卻已勾勒出臺灣的一部山海大經。他,就像我昔日的感受:從來沒有一顆晶瑩剔透的露珠,是為了炫耀而存在。我相信,這本忠實平和的臺灣大地史詩,必將為臺灣文化注入前瞻的基因。── 陳玉?

這是「覺有情」的極致體現。因為深情,所以純粹。有他在,你不會感到孤單。有他在,事情永遠還有希望。── 馮賢賢

他將生命中最精華的歲月,都用於看守臺灣環境生態這件與推石上山無異的工作,這項任務必須長期承受的孤單冷清與巨大無力感,與薛西佛斯何其相似。只要手上還有攝影機,他就不會放棄任何傳遞這些小人物心聲的努力,目的是希望有機會影響政策,期盼有一天這些小人物能夠不再哀傷。── 何榮幸

他那顯然不夠粗壯、卻非常堅毅的身形,扛著沉重器材,在炎陽、寒風中,外套濕了又乾、乾了又濕,三十多年來,踏過臺灣土地的細微處,每一步履都扎扎實實。── 吳晟

目錄
MAP 臺灣環境變遷田野紀錄地圖【臺灣本島篇】
臺灣環境變遷田野紀錄地圖【臺灣周邊島嶼與海洋環境篇】
推薦序
臺灣的山海大經 ◎陳玉?
臺灣環境的深情紀錄 ◎馮賢賢
我們的島、我們的柯師傅 ◎吳晟
薛西佛斯與職人精神 ◎何榮幸

引言:環境紀錄工作者的執著

第二章 水線:失落的地平線
#導言 海陸交界地帶的驚嘆
#樣區
河口海岸
淡水河口南岸╱曾文溪口╱秀姑巒溪口╱花蓮溪口、南濱公園
海岸線
嘉義布袋好美寮╱臺南黃金海岸╱高雄旗津╱屏東後灣海岸
海岸公路
花東臺11線╱臺26線
海岸水泥化

第三章 跨界:新世界的迷思
#導言 美麗與貧匱的海岸新世界
#樣區
濱海工業區
桃園觀塘工業區╱彰濱工業區╱台塑麥寮工業區╱高雄南星計畫
造鎮•造陸
淡海新市鎮╱海埔新生地
港口
新北市和美漁港╱花蓮鹽寮漁港╱臺東大武漁港
海岸線
臺9線╱西海岸

第四章 群像:喧嘩的眾生
#導言 生物與人交織出的海岸浮世繪
#樣區
潮間帶
濕地變遷╱濕地群像 蝦猴、鱟、陸蟹、寄居蟹、彈塗魚、蚵農、鳥類

第五章 天命:天大地大的啟示
#導言 天地不仁的島嶼災難史
BOX 專題 抽絲剝繭解開水患之因
#樣區
颱風與水患
海岸線╱雲林口湖╱嘉義東石網寮村、圍潭村╱宜蘭╱高雄岡山╱屏東高樹
水線之下 屏東佳冬╱花蓮紅葉村╱新竹五峰鄉╱臺中后豐╱臺北內湖、汐止、林肯大郡、三重
山居的挑戰
廬山╱南投神木村╱南投新中橫╱南投水里╱臺中╱嘉義梅山╱高雄那瑪夏╱新北市烏來
地震
集集、草嶺─1999年921大地震╱臺南─2016年2月大地震╱三峽白雞─1995年坡地災害
山中傳奇 達娜伊谷
另類複合災害
水庫變遷╱旱災╱盜採砂石╱停電 ╱漂流木╱氣候異常
第六章 土殤:體檢生命要素
#導言 生命的救贖來自一口新鮮空氣、一方乾淨土壤
#樣區
水土汙染
河川╱重金屬╱農地╱地下水與土壤汙染
河海交界汙染
重金屬╱工業廢水 桃園藻礁、東北角、魚貝類暴斃
海洋汙染
核能效應╱油汙
空氣汙染
工業區╱外來因素
廢棄物垃圾汙染
淡水海岸、五股濕地、新竹新豐海岸、臺中梧棲漁港、西海岸、彰化伸港全興海岸、高雄旗津與小港海岸、貢寮、花蓮、台塑

第七章 源鄉:傾聽山林聲息
#導言 珍貴的生態多樣性基因庫
#樣區
巨木林 玉山圓柏╱紅檜╱扁柏╱臺灣杉
海岸林
山居智慧
森林危機 狩獵與盜伐╱森林保育╱採礦╱農業上山╱觀光災害╱高山遺留與火災

第八章 島群:世界的中心
#導言 永世共同的「島嶼記憶」
#樣區
東部與北部海域 綠島╱蘭嶼╱龜山島╱北方島嶼
臺灣海峽與西南海域 澎湖╱小琉球╱外傘頂洲
軍管離島 東沙島╱太平島╱烏坵嶼

第九章 生滅:萬物共生的多元價值
#導言 由萬物譜寫出的奏鳴曲
#樣區
臺灣獼猴╱鳥類╱珊瑚╱珊瑚礁魚╱馬尾藻林╱綠蠵龜╱黑鮪魚╱鯊魚╱鯨鯊╱大翅鯨╱瓶鼻海豚╱白海豚╱龍王鯛╱牛港鰺╱人工魚礁╱軟絲產房護育

第十章 空想:未竟之戰
#導言 一場為維護環境必須不斷前進的未竟之戰
#樣區 六輕環境運動 新公民環境運動 空中攝影集錦
後記 見證臺灣的美麗與哀愁
專訪 相機跑天下:柯金源的三十年
附錄、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大事紀

推薦序
陳玉?|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主任

臺灣的山海大經

世界上沒有幾雙行腳,如同柯金源導演那般,徹底走過六百萬年的臺灣山海時空,而且絲絲入扣內裡結構,以理性、中性、客觀地敘述臺灣的環境變遷。雖然這本書中,柯導已經加進第一人稱,也著墨了些許個人情感,然而整體說來,作者謹守報導者的倫理,為臺灣環境史寫下一部冷靜、平實的典範之作。

2016年11月6日至13日,我跟隨柯導上雪山、翠池;2017年2月17日至21日,我偕同柯導,前往日本的中央高地,探訪臺灣檜木的原鄉。在高山的帳蓬下,在異國白雪紛飛、古老驛站內小酌,柯導娓娓道來他的人生志業,也就是他三十年環境紀錄的心路歷程。如同在本書導文中,他的自我要求:
「……放下成就自我的追尋,深切體悟到環境紀錄的核心意義,是在促進人類更加瞭解自然界的脈動,以及人類發展與自然永續矛盾衝突之省思……」

我不知道別人如何解讀,在我看來,這簡直是「環境地藏王」永世的救贖,絕非常人的志業,只要人類還存在地球上,柯導的志業就沒完沒了!

這樣的志業,加上他在公共電視的職業,他必須確保他使用的工具可以永續。他做到了;他成為臺灣龐多環境運動者的護持者,或者更精確地說,他是環境運動終身職兼報導者。

因此,他避開了繁瑣艱深的理論或論證,以感人有溫度的旁白下注解,而將劇烈控訴的語言,交由畫面進行沉默的抗爭;他也捨棄了表面上激情慷慨的陳義,四平八穩地讓當權或財閥暗自驚心。也因此,他大量採用官方的數據,即令他自己有時候也不相信它們的真實度。

柯導的堅持是溫柔的,細水長流的;他要的公義呼籲,近乎物理、化學的定律,不隨世間的紛紛擾擾而消減其力道,數遍數十年臺灣報導見證界,他是第一人。

這本書只是他終身志業的側記,卻已勾勒出臺灣的一部山海大經。

當我接到出版社寄來的書稿,一翻閱,真是百感交集!因為這陣子以來,我恰好從雲嘉南海岸的世紀傷痕,寫上高雄馬頭山事業廢棄物即將掩埋的悲劇。柯導畫龍點睛的書寫,配合大量直擊的畫面,既含蓄也露骨地,震撼我的中樞神經。

柯導溫文敦厚,足跡從極圈到赤道,而情定自家鄉土守望。

柯導的EQ值破表,讓人永遠如沐春風,他的同事都尊稱他為柯師父。他的人格特質如同大海潮流,恢弘流走卻不興波浪。他的文字或語言,恰如其人,坦白說,要我寫推薦序,我處處受制,很難揮灑,因為我壯年時的熾烈,恰與柯導成兩端,我生怕脫韁而扭曲他的平易近人。他,就像我昔日的感受:從來沒有一顆晶瑩剔透的露珠,是為了炫耀而存在。他將滿腹的熱血、熱情,唱成山間日麗風和中的涓涓細流。

我相信,這本忠實平和的臺灣大地史詩,必將為臺灣文化注入前瞻的基因。

奉臺灣之名,我樂於向國人推薦柯導的真情!


第一章
引言 環境紀錄工作者的執著
三十年環境紀錄之路

從追尋美感到直面真實、再現問題本質

「自然界的美麗壯闊與色彩,很難用影像媒材再現,因為人類永遠無法完全複製宇宙間的自然脈動。」學生時期攝影老師的告誡,始終縈繞腦海,像一句魔咒,也像一道探索影像紀錄本質與價值的指引。

1980年代初踏職場的我,很長一段時間,傾心於壯麗山川海色的追尋。多年之後,來自政治戒嚴後期的一個轉念,讓我毅然決定把相機鏡頭轉向,對焦環境變遷與破敗現象。臺灣在1988年解除報禁,政治與社會氛圍逐漸轉變,民主、言論自由漸次落實。當時,主流媒體熱烈聚焦於政治、經濟、社會、娛樂新聞,卻忽略了環保等弱勢議題的關照。受到農民社會運動的影響,我心裡想,如果環境被嚴重破壞,美麗質樸的家鄉消失,縱然大家滿手鈔票,我們所追求的幸福、安康的生活環境,還可得嗎?從此告別山水行旅視覺表象的追尋,憑藉一股參與歷史紀錄的熱忱,投入媒體報導工作。

初期,每一次接到採訪任務,心裡總暗自盤算,如何以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傳達新聞事件的實情。每當趕到事件現場,會急著先觀察問題,加以歸納研判;接下來,就是蒐尋閱聽人可能會感興趣或令自己感動的元素,進行圖像思考與文字紀錄;待採擷足夠素材後,交回編輯臺,再準備下一個採訪任務。長期下來,青春歲月逐漸消磨,對於媒體間激烈競爭與慣性的作業模式,心裡產生不確定性、懷疑的感覺,且愈來愈強烈。

1994年,政治與社會改革的步伐漸入佳境,但賴以維生的島嶼環境,似乎每況愈下。撇開政經界的紛紛擾擾,我再度將關注焦點對準環境生態,調查腳步一路從海岸開發與破壞、土地汙染,到山林區的水土環境崩壞。我萬萬沒想到,幾年前鏡頭框景下的好山好水,一轉身,已是滿身傷痕,彷彿在為環境拍遺照。

為了傳達這些長期累積的田野調查訊息,我大幅度調整呈現方式,除了兼顧報導攝影與文字紀錄的力道,更結合電視紀錄片的表現形式,以提高和外界溝通的效能。某種程度上,電視節目是允許適度加入事件以外的影音元素的,譬如調整敘事節奏,加強視覺張力、音樂或聲音效果,剪接特效輔助並顧及娛樂性等等。

紀錄片形式確實加強了環境議題的深度,也較能多元傳達環境變遷與時間軸線的比對。然而,我感覺必須跟著社會人文的脈動,向大眾閱聽習慣靠攏,才容易被解讀,達到更有效的溝通,對於被記錄的議題也才有所助益。

回想2000年之前,每一次的採訪現場,總會思考要以何種結構來強化視覺張力,才能再現問題意識。一張張影像、一組組影音的創作過程,從現場觀察、思考、視覺語言轉譯、製作技術支援,到完成作品組合,不斷反覆檢驗總體效果,重複審視在現場感受到的憤怒、驚訝、悲傷,是否能夠藉由作品高度再現?而當作品發表之後,心裡又開始擔心,閱聽人感受到我的情感了嗎?能否理解或願意去辯證影像表現的內涵,讀懂其中涵蓋了哪些元素與言外之音?或者,閱聽人只是評斷其藝術美學的分數高低?

當時,為了因應不同媒體平臺需求,我將影像結構表現簡化為資訊提供與個人創作兩種形式。如以資訊提供為目的,影像必須能立即吸引閱聽人的目光,準確傳達議題訊息;而若環境與時間允許,就會從美術的視角去框景,並強化情緒張力的效果與意涵,強調個人感受性的影像美學表現。

2000年之後,網路社群逐漸蓬勃,行動裝置時代讓個人自媒體成為可能,平面印刷媒體與電視媒體正逐漸流失閱讀使用者。到底在資訊氾濫、良莠不齊的現況中,要如何讓理念持續傳播,進入資訊主流市場,加入眾聲喧嘩的戰局?又或者要另闢蹊徑?環境資訊傳遞既然已跨越舊有平臺,就必須融入更多訊息切面,以及視覺與線上互動體驗的創意。


回到起點

我不斷自我扣問,如果,我的人生完成了藝術成就,卻對生育的土地、供養的眾生,沒有太大貢獻,那藝術價值的意義是什麼?是否以自己能力所及的表達工具,傳遞真實故事,留下一方生機,才是生命真正的價值?因此,我立下「環境紀錄與資訊傳遞」的目標,做為自己生命的承諾與志業,我選擇了一條人跡稀少的艱困道路,獨行三十餘載。

從許多重大環境議題中,我陸續標定了一百多個長期關注的紀錄區,這是為了彌補即時新聞報導在資訊提供上過度簡化或去脈絡化的現象。實際上,環境議題往往是持續變動的狀態,就算以一年、五年,或十年的時間軸去比對環境變遷的樣貌,企圖從中挖掘問題、尋找出路,這樣的時間尺度,還是遠遠不夠的。就像人們以工程手段,大肆改變海岸與河流地貌之時,縱以百年重現率為尺度來估算自然界反撲的力道,卻仍無法測準變化莫測的大自然與全球變遷。

經過時間與經驗的累積,當我再次回到環境紀錄工作的起點,逐漸瞭解以影像做為資訊媒介或創作的局限性;對於汲汲營營的表現方式,也開始產生質疑。在苦難的土地上,我不斷尋找感知元素。一方面直接面對環境受難者的悲憤指控,看著他們期盼外界關懷的眼神,我卻束手無策、愛莫能助;但一轉身,心裡卻還盤算著自己的創作……這樣的景況,深深衝撞著內心的道德尺度。

多年來,東石海岸居民泡在海水長達三十幾天的影像,彰化農民站在被汙染農地上的哀傷神情,始終難以忘懷。這一股愧疚感,促成我放下成就自我的追尋,深切體悟到環境紀錄的核心意義,是在促進人類更加瞭解自然界的脈動,以及人類發展與自然永續矛盾衝突之省思。

除了生物、地景的描寫,更要觀照人與環境互動後的種種變貌。堅持用田野觀察、長期紀錄的方式,我設定每個標定點,無數次不斷重返現場與記錄,透過數十年累積的圖像檔案與田野筆記,終能看出環境變遷與歲月留下的痕跡。而這些資料,已成為許多研究單位、教育機構與環保團體引用的環境教育素材。

環境紀錄工作有著不同於其他議題的使命與困難度,除了必須具備專業媒體傳播製作技術,還必須飽覽自然生態知識,將環境正義價值觀內化。平時,更要廣泛收集資料,密切關注環境議題時事。雖然媒體與工具在變、閱聽人的習慣在變,但內容的本質還是主體,只是老東西要有新思維。

三十多年來,我覺悟到,沉溺於創作表現的思維方式應該要拋棄了,走一條最純粹的紀錄之路,將真實重現,而傳達這一路來不斷演進的參與式社會運動,以影響政策,維護環境正義與自然平權,重新喚起生命價值,也是我一生要努力的道路。

這是一本書寫臺灣環境變遷的田野紀錄,以現場目擊者的視角,見證三十多年來的變化。當臺灣環境的真實面被再一次地重現,是否能讓我們反思過往對待環境的方式,並直面環境災難的因由,以及,我們是否已具備足夠的修復能量?

 



作者簡介


柯金源
人稱柯導、柯師傅。彰化伸港人。
現任: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

1993年起在平面媒體撰寫環境議題專欄,前後長達十二年,共累積了超過三十萬字的臺灣環境田野調查資料。1998年,進入公共電視新聞部。近年作品多關注產業政策變遷下,臺灣自然環境如何遭受破壞;以及在公民意識覺醒的年代,政府該如何訂定未來環境保護計畫、企業該如何落實社會責任。多項作品入圍並獲得國內外重要影展獎項。

1980年代以打工方式購買第一部照相機,開始記錄自然生態景觀。
1985年 進入專業視覺語言學習之路。
1986年 拍攝主題以人文、社會現象為主,並進入媒體,主跑政治與經濟、社會運動。
1990年代 臺灣媒體開放,閱聽大眾的資訊使用與娛樂方式產生質變。為了更貼近閱聽人以達到環境資訊的傳播目的,開始參與電子媒體「生態類與人文紀實類節目」的拍攝與製作,大量累積影音資料。
1998年 參與公視新聞部「我們的島」環境新聞雜誌的企劃採訪拍攝製作。並擔任深度報導記者、社會組召集人、編採組長、採訪組副組長。
2002年 為了完整呈現環境的變遷與觀點,並結合影音創意形式,「環境類型紀錄片」成為重要的呈現形式。

主要獲獎紀錄:
1997年起,入圍與獲得國內外超過一百個重要獎項,其中包括個人入圍七次電視金鐘獎、獲頒攝影與非戲劇導演三座金鐘獎,以「動物救援」獲得NPO媒體報導獎【電視報導首獎】,《獼猴的戰爭與和平》更同時獲得美國【CINE金鷹獎】、美國廣播電視博物館【永久典藏】以及美國蒙大拿國際野生動物影展IWFF兩項大獎與九項優異獎,近年代表作為紀錄片《海》,記錄臺灣近二十幾年來的海洋環境變遷,全片沒有旁白與配樂,以質樸的影像敘事深入海洋。多部作品入圍加拿大、瑞典、印度、新加坡、泰國、中國、西班牙等各國相關影展。

1997年【電視金鐘獎—電視攝影獎】行政院新聞局
1999年【臺灣永續報導獎—攝影首獎】環境NGO組織
2005年【紀錄片首獎】臺北電影節《獼猴列傳》
2005年【最佳電視節目】、【最佳觀點獎】美國蒙大拿國際野生生物影展《獼猴的戰爭與和平》
2007年【電視節目最佳影片】美國蒙大拿影展《產房》
2010年【電視金鐘獎—非戲劇類導演/導播獎】行政院新聞局《森之歌》
2016年【電視金鐘獎—非戲劇類導演獎】行政院文化部《海》
2016年【卓越新聞獎—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卓越新聞基金會
2017年【最佳電視資訊紀錄片環境與生態類別—銅獎】紐約電視獎《海》

作品年表
【紀錄片】
2000年 來自斷層的消息News from the Fault Line
2002年 烏坵 ROC
2003年 阿瑪斯Amorgos
2004年 獼猴列傳Biographies of the Macaques
2004年 記憶珊瑚Corals in Memory
2005年 渡東沙A Pratas Island Journey
2005年 天大地大Beyond Heaven&Earth
2005年 獼猴的戰爭與和平Monkey War and Peace(國際合製)
2006年 產房 Squid Daddy’s Labor Room
2007年 天堂路Paradise Way
2008年 前進南極 Our Antarctic Dream
2009年 夢想巔峰Peak of Dreams
2009年 登峰造極Extreme Ascent
2010年 擺盪 swinging
2010年 森之歌Song of the Forest
2010年 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 Formosa&Formosa
2011年 退潮Ebb and Flow
2011年 海岸群像Faces by Intertidal
2013年 空襲警報Take my breath away
2013年 黑 Getting Dirty// Black Tears of the Land
2014年 餘生共游 Dive With You(上、下,二部)
2015年 命水Water Is Life
2015年 水戰The Fight for Water
2015年 暗流Undercurrent
2016年 海Ocean
2017年 太平島Itu Aba Island
2017年 前進

【攝影作品與著作】
1990年03月 「意念的表象」首次攝影個展 臺北恆昶藝廊
1998年12月 「再見海洋」攝影個展 臺北攝影藝廊
2000年04月 「海洋臺灣」攝影個展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2002年12月 《山美-達娜伊谷的傳奇》,教育部兒童讀物出版資金管理委員會出版
2003年12月 《臺灣水資源脈絡》,泛亞國際文化出版
2006年03月 《我們的島》,柯金源、葉怡君合著,玉山社出版



行銷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