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過度飲食心理學:當人生只剩下吃是唯一慰藉

原文書名:The Psychology of Overeating: Food and the Culture of Consumerism


9789869620215過度飲食心理學:當人生只剩下吃是唯一慰藉
  • 產品代碼:

    9789869620215
  • 系列名稱:

    世界殘像
  • 系列編號:

    1DMR0001
  • 定價:

    460元
  • 作者:

    基瑪.卡吉兒
  • 譯者:

    吳宜蓁、林麗雪
  • 頁數:

    464頁
  • 開數:

    14.8x21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180531
  • 出版日:

    20180531
  • 出版社:

    光現出版-遠足文化
  • CIP:

    415.9982
  • 市場分類:

    哲學,心理,思想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  

    ※缺書中
商品簡介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
★洪雪珍│職場專家
★鄭凱云│TVBS主播、健康2.0主持人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作家
 ──同感推薦!(依姓名筆畫順序)

壓力大?去吃到飽!
覺得煩?來喝酒!
想減肥?改喝果汁輕斷食!
睡不著?吞個助眠劑!

為什麼我們的人生,
似乎都用「吃」來解決所有問題?

  臨床心理師基瑪•卡吉兒透過學術研究與臨床實務,抽絲剝繭「過度飲食」現象背後的複雜機制,解開為什麼我們會陷入「狂吃」的病態消費之中。

想減肥?一「吃」就搞定!
  我們都知道,最簡單、最有科學根據的減重方法就是「少吃一點」,但為什麼就是做不到呢?其實我們的目光,早已被一則一則光鮮亮麗的廣告所吸引:

  ●能量棒、代餐、運動飲料、阿金飲食、生酮飲食、食物調理機、現榨果汁機……

  時下最流行、噱頭性十足的商品,再加上網紅推薦文、開箱影片將我們給淹沒,於是我們用更多的「過度消費」來解決「過度飲食」的問題,彷彿只有砸大錢才買得健康和苗條。結果,我們往往比決定減重之前還消費得更多!

除了花錢吃吃喝喝之外,我們找不到生命的意義
  各大廠商業者紛紛把我們當作賺錢武器──食品廠製造高度可口食品,讓我們上癮、變胖;標籤上的「天然」「低脂」等標語,促使我們毫不猶豫地吃更多;各種時尚飲食、減重食譜狂銷……業者的火藥庫裡,永遠都有最新的花招、力量強大的成分,我們還抵擋得住嗎?
  問題是,當吃下肚的東西,代表了身分地位;當不購買時下的東西,就會被邊緣化;當你沮喪、焦慮、孤單的時候,沉溺在食物裡,是人生中唯一的慰藉……你還能不去消費嗎?

  消費文化、社會心理、廣告媒體、成癮物質、食品廠與藥廠爭奪戰……一堆「看不見的手」,在背後操縱著我們的生活!或許,我們已經別無選擇。過度飲食,不僅是我們唯一負擔得起的平價奢侈,也是我們在這個變態的消費文化下,表達痛苦的極端方式。

目錄
推薦序(依姓名筆畫順序)
貪吃的背後,是悲傷的貧窮  ──洪雪珍
藏在飲食、消費、快樂之中的「理所不當然」  ──蘇益賢

前言
致謝
定義

第1章 導論──擋不住的肥胖潮流下,被消費文化吞噬的我們
在眾多消費研究中,卻缺席的過度飲食心理學
【案例】愛麗森──又胖又孤單的剩女?
●難道肥胖,就該處處受挫嗎? ●改變體態,還是接受肥胖? ●少吃一點,沒人做得到;想減肥,卻愈減愈胖 ●大吃大喝之後,必定伴隨而來的「抵銷」行為 ●現榨果汁,並不健康,反而是肥胖兇手 ●深信砸了大錢,才買得到健康和苗條 ●藉由消費,才能得到存在意義 ●錯綜複雜的過度飲食問題

第2章 消費文化的崛起──或貧或富,都捲入過度飲食的現象中
消費主義的5種形式
愈消費愈不滿足,收入增加卻並不快樂
全球性的過度消費和過度生產
●支撐ZARA、IKEA市場背後的真相 ●愛國,就去花錢吧! ●開發中國家也一起加入掠奪戰場
消費主義的精神病理學
●美式菁英的典型特質,其實是精神病態 ●自戀特質與消費文化
從節儉到反節儉
●從奢侈品變必需品 ●消費物慾爆炸,朝向負債看齊!
過度飲食的起因
●愈窮的人就愈胖? ●不是只有過重和肥胖,才有過度飲食的問題
花在食物上的支出
●狂吃又狂買──無限被鼓舞與煽動的消費慾

第3章 消費文化的心理效應──愈空虛愈消費,愈消費愈空虛
哲學視角──藉由消費來治療焦慮、喪失、虛無等各種病症
無止境的慾望
●開箱影片帶來的期待與幻滅 ●消費成為不快樂的唯一解藥 ●絕望而看不見終點的消費輪迴
貧窮、債務、消費文化
選擇多,獲得也多,卻壓力山大
【案例】愛麗森──從搖籃到墳墓的消費主義
●自掘墳墓並走向毀滅的過程 ●不是工作就是花錢,我們的生活還剩下什麼? ●凱迪拉克廣告持續推銷「美國噩夢」 ●連女童軍團都淪為銷售一堆爛東西
消費漏斗──從食品工業與全球工業飲食,到個人的過度飲食

第4章 食品、金錢、消費文化──iPhone、Nike Air、垃圾食物,能讓我們看起來比較酷,重新成為社會一分子?
食品科學和過度加工食品的發展
食品、貧窮、文化歸屬感
●文化貧窮──不消費時下的東西,就會被邊緣化 ●汽水廣告鎖定貧困的黑人小孩和青少年為TA ●【案例】緬甸難民家庭──肥胖的貧困者
【案例】克蘿伊──肥胖且負債累累的19歲女性
●美國次級房貸現象──擔心付不起?之後再說,先買下去就是! ●消費次級房貸商品與高度可口食品,讓我們損失慘重 ●毀滅深淵──肥胖、負債、破產、挫敗
缺乏營養與財務知識──我們不創造、不生產,只是消費
富裕、食品、消費文化──吃下肚的東西,代表了身分地位
●全食超市,一點也不「全食」

第5章 食品產業如何運用心理學來哄騙我們?──我們又為什麼甘願被他們牽著鼻子走?
食品產業的計謀──可口性、多樣化、便利性
●可口性──「不敢相信我把東西全部吃完了!」 ●多樣化──各種顏色的M&M’s巧克力,會讓我們吃更多 ●便利性──買便利食品以解決時間的匱乏感
食品產業還有更多花招百出的心理遊戲
●健康光環?不過是披著羊皮的狼 ●高度個人化──經前症候群、客製化飲料 ●營養混淆資訊──標示「天然」,一點也不天然 ●水合作用的謊言──飲料產業散播脫水恐懼 ●被利用的媽媽和小孩
魔鬼要我做什麼?又為什麼讓他們如願?
藉由健康光環否認和合理化──有「健康」的杯子蛋糕嗎?
高度個人化和自戀──利用過敏、不耐症、特殊飲食展現獨特性
食品大廠,其實只是代罪羔羊

第6章 糖與甜味──含糖飲料文化背後的經濟力量,加速各種疾病與個人毀滅
糖類貿易──建立在剝削與利益之上
●至今仍無改變的奴隸狀態 ●背後牽扯的巨大利益
糖的生物化學
●自孩提時代,甜食便操縱著我們 ●甜食透過影視的詮釋,創造出幻想
世界飲食的甜化──主角「添加糖」
甜蜜的毒藥──癌症、阿茲海默症,以及各種慢性病
飲料文化
●喝下糖類飲料,讓我們吃得更多 ●星巴克,從賣咖啡變成賣糖
人工甜味劑──美味而低卡路里的隱形殺手
●可盡情食用而不用擔心後果?沒這麼好的事! ●減重沒有別的方法
苦樂參半的真相──咖啡加糖
【案例】麗莎和萊莉──人生中,僅剩甜食是唯一安慰的肥胖者

第7章 高度可口食品、荷爾蒙,以及上癮──精製過程有如提煉古柯鹼和海洛因,食品業者其實和毒販沒什麼兩樣?
【案例】愛麗森──出現食物成癮現象?
調節食慾的荷爾蒙,遭到破壞
葡萄糖、胰島素、升糖指數
飢餓素和瘦素,失效了
●無法回頭的肥胖
所有卡路里都一樣嗎?
獎勵的神經化學──慾望,並非渴求得到滿足,而是渴求更多慾望
食物與成癮──食物帶來的撫慰,無可取代
【案例】貝瑟妮──病態肥胖又為生育困擾的中年婦女
●因病態肥胖而遭受恥辱──胖,就不是人嗎?
食物成癮與《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成癮的重點是物質,還是行為?

第8章 狂食症、《DSM》、消費文化──只要吞下神奇小藥丸,生活中一切不如意都會好轉?
飲食失調症與《DSM》
●《DSM》的新診斷──狂食症
醫學化正常
●偶爾的放縱狂吃,到底是不是狂食症者? ●亞斯伯格症的編入與刪去 ●過度氾濫的診斷和過度醫療 ●憂鬱症與喪親之痛、狂食症與偶爾狂吃 ●溫和狂食、勃起障礙、禿頭、注意力不集中,都成為藥廠鎖定的對象 ●廣告利用我們對死亡、老化、孤獨的恐懼 ●百憂解、樂復得、克憂果,其實和安慰劑差不多? ●狂食症者,成為醫療瞄準的獵物
疾病製造與消費文化──「你憂鬱嗎?你寂寞嗎?你牙齒痛嗎?你得吃這種藥!」
狂食,是文化精神病理學的結晶
●狂食症,其實是消費文化下,我們表達痛苦的極端方式 ●問題都是自己,食品產業和立法者都沒有責任嗎?
囤積癖──另一種消費疾病?
●購物暴食症?

第9章 消費文化中的親密夥伴──大型食品和製藥公司,聯手將我們推向過度飲食的深淵
拓展食品和藥品市場
跟風藥品──新藥的藥效,並不會比較好
●藥廠的陰謀
偽裝的基金會和草根團體,製造假象,欺瞞民眾
新興藥品市場──便宜、不健康的產品,就銷往開發中國家
●身心失調相關疾病,如傳染病般蔓延全球
利益衝突──廠商收買研究者
●利慾薰心的製藥廠
過度飲食與新市場
【案例】愛麗森──深信便宜沒好貨,以為價格就能反映價值
透過食品與藥品自我治療──廠商大獲全勝!

第10章 健康法規──FDA與保母國家之間的拉鋸戰
【案例】愛麗森──「既然能在市面上流通,那怎麼可能不合法?」
FDA──增加法規,就會變成保母國家或社會主義嗎?
三大監管機構簡介──FDA、USDA、FTC
營養補充品與藥品──企業利益凌駕於消費者保障之上
看守雞舍的狐狸──FDA從對人民負責,變成對藥廠負責
健康與營養標示──為什麼FDA就是不定義「天然」一詞呢?
營養成分標籤──USDA、ASN就是反對公布添加糖成分
●破綻百出的ASN論點 ●主視覺的花俏設計與側標的成分標示,混淆消費者 ●只要是包裝食品,就不可能「天然」 標籤鬆散的意外後果──因為一個愛斯基摩派而走上訴訟
由食品產業自我管理──關在食品業者的牢籠下,我們罹患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別跟我談什麼道德!市場說了算!
FDA──最終裁定
FDA到底是監管俘虜,還是監管失敗?
●從食品成分、標示、包裝設計,到用詞定義……FDA全面投降
權力與執行的限制
●規範,並非就是危害自由和市場精神的洪水猛獸

第11章 結語──如何生活在消費文化中,又不過度消費?
重新平衡消費主義與快樂──如何「愉悅地」保持苗條與健康?
個人的改變──記得「緩慢且從容地」改變
【案例】一位離婚爸爸──把錢花在「體驗」而非物質,成功馴服消費主義
【案例】愛麗森──改以「線上訂購」,又同時擁有可口性、多樣化、便利性
計算與規範,是公民的責任
最後的一點看法

參考文獻

推薦序
●貪吃的背後,是悲傷的貧窮
──洪雪珍
有一次搭計程車,我才說要到某某大樓,司機馬上回我,他知道,是××路三九九號!哇,這麼厲害?難不成這位司機記得全臺北市每棟大樓的門號?他嘿嘿笑兩聲之後回答:
「三九九吃到飽,好記!」
當然現在沒有三九九這個價碼,不少飯店老早一路衝向二千元大關。不過,吃到飽,仍是臺灣餐飲業的傳奇!食物堆得像山一樣高,馬不停蹄地即時補滿,看起來豐盛富足,其實看穿了,就知道它是社會貧窮之後的異形。

每年我們公司有兩次聚餐,我已經多年不參加,為什麼?因為公司裡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同事,每次票選出來的餐廳,無一例外,就是吃到飽,像是海鮮吃到飽、燒烤吃到飽……可是我堅持拒絕吃到飽,理由有兩個:第一、我認為聚餐為的是聚會聊天,每個人走來走去拿吃的,怎麼聊天?第二、我根本吃不了那麼多,更何況我也不想吃那麼多,因為吃到飽餐廳的食材都是次等,並不好吃。
年輕同事感到很奇怪,忍不住來問我,怎麼捨得不吃?這可是很難得的大餐!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年兩次望眼欲穿的小確幸。聽到這裡,我心裡飄過一絲悲涼,這一代年輕人低薪,扣除房租、伙食費、交通費,手頭沒多的錢,能夠到餐廳,放眼望去,各式各樣的食物,什麼都吃得到,愛吃多少就吃多少,是一種富足,也是一種暢快!
聚餐之後,隔壁部門的主管見到我,笑著對我說:「妳沒來太可惜了,應該看看妳部門的同事多麼狼吞虎嚥!」嗯,我想他是要我想像一下什麼是餓鬼投胎。我沒說什麼,看了看他的同事,都是當地人,住家裡、吃家裡;而我的同事以外地來的居多。當然是這個結果,一點也不意外!

吃,是一種滿足,是口慾的滿足,也是心靈的滿足。對於有錢人來說,吃是文化,吃的是精緻。對於窮人來說,吃是忘懷,忘記生活的苦、人生的難;也是安慰,安慰疲憊的心、困頓的身,吃的是飽足。
中國大陸經濟還未全面起飛時,我讀他們的文學作品,談到文革時期,連篇累牘都在談一個主題──肚子有多餓!後來到大陸,看到他們吃飯,人人捧個大碗公,連女生都是,我感到很驚奇,心想怎麼吃得下?可是很快的,每個碗都吃到見底,一顆米也不剩。那時候我就懂了:
當一個人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只能剩下吃。掏空了,填滿它,在空與滿之間,找到一個存在感。

有一位女同事,也是打外地來,畢業十年,非常節省,能搭公車就絕不搭捷運。你猜她在哪裡租房子住?她從未搬過家,一直租在大學時期的雅房,頂樓加蓋,沒有浴廁。可是她每天買三杯飲料,一百五十元,每月喝掉八分之一的薪水。這種飲料就算無糖,也不是好東西,徒增身體負擔。
不論是從金錢還是健康來看,我都不懂這個算盤是怎麼打的。然而她回答我的那一刻,我好恨自己,早知道就不問,太沉重!她說:
「這是我生活中,僅剩的幸福,否則我不知道生活有什麼樂趣、工作有什麼意義。」
喝飲料,成為日復一日、單調無聊的日子裡,唯一負擔得起的平價奢侈,讓她有感地活下去。

現在年輕人都知道,貧窮只會繼續下去,難以翻身,所以不婚不生,拒絕貧窮世襲。即使如此,他們還是希望過得貧窮而充實,成為貧充族。我有一位男同事燒得一手好菜,一到假日就辦趴,死黨當中,採買的、切洗的,都窩在他的租處大快朵頤,吃得實在也便宜,再加幾手啤酒,東南西北地聊,輕鬆愜意,覺得才像在過日子!
本書的作者同時具有營養學與心理學的雙重背景,跨領域提出創見「過度飲食心理學」,從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開始,一路談到精神醫學、心理學,剖析現代人過度飲食背後的社會結構與個人心理之間的糾結,原因錯綜複雜,論述完整,值得一讀。我無法超越,再多說什麼,因此在這裡,補上臺灣此時此刻的現況。
很多大人們看不懂這一代追求小確幸,每天凈是吃吃喝喝,其實真相是,貪吃的背後,是悲傷的貧窮。


●藏在飲食、消費、快樂之中的「理所不當然」
──蘇益賢
在閱讀正文前,不妨誠實回答下面幾道提問。你在此處回答的內容,將可協助你在後續閱讀時,與書本進行對話。

一、距離當下這個時間點,你最近吃入口的三樣東西是什麼?(不限主食)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你這陣子最想吃的三樣東西是什麼?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你這幾天,花錢買了哪三樣東西?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你這陣子最想入手的三樣東西是什麼?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吃大喝的快樂,是快樂嗎?」
「瘋狂血拼的快樂,是快樂嗎?」
開始工作至今,每個學期我都會抽空到淡江大學的哲學通識課程教課,在課堂上向臺下學生丟出這樣的提問。
在這堂「談快樂」的講座裡,我們討論著各種快樂的可能:服用精神藥物之後的情緒舒緩是快樂嗎?金錢能帶來快樂嗎?離家外宿後,熬夜不睡是快樂嗎?飯後一根菸呢?追到喜歡的人之前和追到對方的當下,我們快樂嗎?這些快樂一樣嗎?
直覺地說,吃很快樂,購物當然也很快樂。但多想幾秒(或者講師稍微挑挑眉之後),你可能和臺下學生一樣,決定改變立場。大吃大喝、瘋狂血拼的當下或許快樂。但沒多久後,罪惡與悔恨,會跟著肚子逐漸滿出來的肉,還有一張張信用卡帳單一起到來,並且陰魂不散。
在這樣的討論中,我想引導聽眾仔細檢視各種「日常」。使用不同角度去思辨與探究後,往往會發現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日常,其實一點都不理所當然,裡頭大有文章。
而本書便是一本剖析「過度飲食」現象背後「理所不當然」的嘗試。作者藉以生物學、心理學、經濟學、政治╱政策、文化等層面抽絲剝繭,解構「過度飲食」現象背後盤根錯節的可能機制;並發現此現象其實與當代的過度消費、物質成癮、藥商市場等現象非常類似。讀過本書,彷彿出席了一場探討當代「過度飲食」的個案研討會,只是這位個案叫做「美國」。

肥胖與過度飲食息息相關。說到肥胖,你心中浮現了哪些描述?也許是「不健康」「不運動」「吃太多」,又或者是「缺乏意志力」「沒毅力」等。這些描述本身沒有絕對的對錯可言。但令人好奇的是,這些描述是怎樣進入我們的思想裡?為什麼這些描述幾乎都針對「個人」,而非個人之外的因素?
在心理學中,這種思考傾向被稱為「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指的是我們在評估人類行為時,傾向於高估「內在╱個人」因素、低估「外在╱環境」因素。因此,我們會說:
「你胖是因為你不運動、缺乏意志力,提什麼國家政策、媒體文化影響?扯太遠了吧!」
若非刻意培養更宏觀、系統的思維,我們很難在第一時間發現,將肥胖視為「個人的罪」其實很不公平。一旦我們理解物質主義、消費文化、食品產業、廣告媒體等宏觀力量,能對人類行為造成瀰漫又深遠的影響後,便能理解這種「只怪罪受害者」的現象有多麼不適切。
身而為人,一個演化型塑之下的物種,老天爺在我們身體裡內建許多生存守則,這些守則往往在無意識中運作,不受意識覺察或控制。舉例來說,天然的東西是安全的、好的。因此,許多人會覺得果汁是好東西。不過,它其實不是。少了果肉裡的纖維緩衝消化時間,大量糖分一下進入身體,對身體並不好。聰明的商人藉由這些「思考弱點」,創造更多「投演化大腦所好」的商品。
不管你的飲食或消費是否過度,我們每天都還是得跟這兩件事打交道。在你理解「過度」行為背後的來龍去脈之後,各種或大或小的「理所不當然」將成為你腦中知識的一部分。在未來要吃東西、買東西之前,這些知識將協助你做出更好的選擇。你不但知道,事情不能只看表面,還知道「裡面」可能藏著哪些微觀或者宏觀的祕密。

在看完本書之後,回頭翻閱你一開始寫下的答案。帶著本書給你的新觀點,重新檢視一番。問問自己,哪些答案背後,其實有著「看不見的手」在影響你的決定?


內容連載
【案例】愛麗森──又胖又孤單的剩女?
過去幾年以來,我有一個患者,在此我稱她為愛麗森※。
愛麗森曾經是個運動選手,結婚後體重漸漸增加了約五十磅(約二十三公斤),因此一度患上嚴重的憂鬱症,後來還發現丈夫和好友的姦情,丈夫也因而離開了她。她來找我治療憂鬱症時,她的婚姻已經支離破碎。
愛麗森出身富裕家庭,父親是外科醫生,母親則是專職主婦。成長過程中,家人總是鼓勵愛麗森為自己找個高富帥的對象結婚,這個訊息對她來說非常強烈,以致於她認為這是生命中極為重要的任務,也是她命中注定該擁有的。
結果,她竟然成了家裡唯一一個離婚而且超重的人。她覺得自己沒能達成人生目標,更害怕從此被歸類為她口中「又胖又孤單的剩女」。歷經發胖和失婚雙重打擊,我們不難想像她會感到多麼孤單、多麼怨恨,感覺自己被孤立、被欺騙。她從此對婚姻產生恐懼,而且總是覺得自己的經濟狀況很糟。但事實上並非她所想像的那麼糟,她的年收入高達十萬美元(匯價統一使用一美元兌新臺幣三十元,約新臺幣三百萬元),是個成功的律師。

※ 本書提到的人名與個人資料都已經改寫。

●難道肥胖,就該處處受挫嗎?
愛麗森在報告中提到,她每個星期會喝掉好幾瓶酒、經常上高級餐館用餐、吃速食、抽菸,而且幾乎不運動。她因為自己的體重而感到頹廢喪志,深信自己這副模樣,不可能再有機會遇見心儀的對象,在事業上也不可能再有進展。可悲的是,她的想法的確可能是事實。
研究顯示,女性的體重的確足以影響在戀情與事業發展上的機會。相較於苗條的女性,超重而肥胖的女性結婚比率也比較低(Averett, Sikora, & Argys, 2008; Conley & Glauber, 2007; Fu & Goldman, 1996);即使能夠結婚,結婚對象的教育程度也相對較低(Garn, Sullivan, & Hawthorne, 1989)、收入較低(Averett & Korenman, 1996; Conley & Glauber, 2007)、身高較矮、外型條件較缺乏吸引力(Carmalt, Cawley, Joyner, & Sobal, 2008; Oreffice & Quintana Domeque, 2010)。
離婚後,愛麗森在專業上加倍努力,但她感覺體重已經阻礙她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擁有高學歷、年薪高達十萬美元(約新臺幣三百萬元)的人,絕對屬於人生勝利組。然而研究顯示,女性對於職場上因體重受歧視的敏感度,約是男性的六十倍(Roehling, Roehling, & Pichler, 2007)。此外,職場上對於女性的體重歧視,往往同時存在於最高和最低的階級,也就是基層職員與管理階層之中(Haskins & Ransford, 1999)。有些研究者甚至還估算出來,同樣工作超過二十五年,體重還算中等的女性和纖瘦的女性相比,前者的收入硬是少了三十八萬九千三百美元(約新臺幣一千一百六十七萬九千元;Judge & Cable, 2011)。

●改變體態,還是接受肥胖?
愛麗森要我安慰她,告訴她體重不會妨礙她找尋心儀的伴侶,也不妨礙她爭取工作上的晉升機會,但我不認為應該給她這樣的安慰。身為臨床心理師,我面對的挑戰就是,到底要不要幫助患者接受自己體重過重的事實,並協助其改變體態(在不須改變生活模式和飲食習慣的條件下);或是幫助他們在飲食和活動上做行為模式的改變,以達到減重的效果。
根據所謂的「接受肥胖」(fat acceptance)運動所做的研究,主張幫助女性接受自己的身體,有助於女性消除對自身體態的羞愧感、增加自信心、改善性生活(Gailey, 2012),但是這種以面談方式進行的研究,採樣數有限,而且缺乏對照組以支持其論點。幫助患者接受自己肥胖的事實,的確有其正面的效果,但是超重會導致種種惡果,包括健康欠佳、浪漫戀情不再、薪水偏低、工作發展機會減少等等,更別提社會醫療成本也將因而增加,我不禁要懷疑,幫助患者接受他們過度的體重,是否合乎道德。
通常,我的做法是把這種兩難的選項向患者說清楚,讓他們自己決定──到底要我幫助他們在心理上接受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態,還是要我協助他們進行營養攝取、生活方式、行為模式上的改變。基於本書將探討的種種緣由,我也會表明自己比較傾向於後者。當然,我們也可以二者同時並行,但我覺得最好一開始就開誠布公,讓目標更明確。

●少吃一點,沒人做得到;想減肥,卻愈減愈胖
愛麗森經常嘗試要雕塑身材,但她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受到主流媒體所散播的各種似是而非的資訊誤導;被各種錯誤的飲食、運動觀念、行為上的自我制約所苦。
其實,最簡單、最有科學根據的方法就是「少吃一點」(Nestle, 2002),但是對愛麗森而言完全沒有說服力,因為她對廣告和噱頭性十足的商品,完全無法抵抗。她寧可追隨各種時下最流行的快速減重飲食,花大把錢在各種無效的系統、療程、產品上。舉例來說,當她「乖」的時候,每個星期會去見營養師、喝果汁斷食、一天吃五餐以「促進」新陳代謝,還會去跑步。這些行為的用意都很好,只可惜不會有什麼效果。以下讓我來解釋為什麼。
愛麗森和許多美國人一樣,高度關切各種形式的消費。她經常在縱情享受與自我節制之間、刺激與單調之間、滿與空之間,天人交戰。焦躁不安(dysphoria)與毫無意義的情緒,總是莫名籠罩住她,而且揮之不去。她想讓自己的生命有意義,卻不知道該怎麼做。她開著新款豪華轎車、身穿高價華服、頻繁地逛街購物、花錢參加昂貴的試酒會。即使擁有高收入,她的信用卡卡債竟高達數千美元。
好幾次,我觀察到她的一個慣性──每當她決定做一件新的事情,總是會連帶產生一陣風似的消費行為,例如整理衣櫃、培養一個新嗜好、計畫一趟旅程。
整理衣櫃,不僅是把不要的東西丟掉,或是拿到回收站去,它牽涉到聘請個人整理專家、去特力屋或宜家家居買一些分類收納的產品,還得買一些新衣服、新鞋子,來取代那些被淘汰掉的衣物。
至於嘗試新的嗜好,像是划橡皮艇,就得先花數千美元購買專用的穿著和配備,然而這項活動她到底喜不喜歡、會不會一直做下去,都還是未知數。我經常鼓勵我的患者,把錢投資在運動和戶外活動上(如果他們負擔得起的話),但是就愛麗森的個案而言,她接觸橡皮艇這項運動的時間還太短,根本不足以判斷她會不會喜歡這種運動。因此,要她花那麼多錢在昂貴的配備上,實在是太冒險了。購買這些配備,其實是為了滿足她花錢消費的慾望,而不是因為她急於走出戶外,去進行這項活動。
一般而言,當人決定減重的時候,消費也會隨之降低。然而,愛麗森剛決定要嘗試減重,就花了數千美元購買許多知名品牌的食品、商品、服務。
她聘請了一名營養師和一名私人教練;買了健身教父傑克.拉蘭(Jack LaLanne)的榨汁機、維他美仕(Vita-Mix)的食物調理機、耐吉的運動手環(FuelBand)、新的跑步鞋、知名運動服飾品牌露露檸檬(lululemon)的瑜伽服裝、健身中心的貴賓會員課程;還買了數不清的減重飲食和運動相關書籍、影音光碟、手機應用程式;也購入大量的減重食品,包括能量棒、優格、穀物麥片、運動飲料等等。其中,有一種叫作「Goo」的東西特別詭異,那是一種又甜又黏的包裝混合物,據說是專為運動員提升能量而設計的產品。換句話說,愛麗森反而比決定減重之前,還消費得更多。
喝果汁、吃能量棒這些「專為減肥而設計」的食物,讓愛麗森感覺自己似乎真的在減重,但這往往只是商家利用商標和包裝,刻意營造出一種飲食魔法的假象。這些「健康」的包裝食品是披了羊皮的狼,都是經過偽裝的垃圾食品。不僅如此,跟風搶購這些減重食品,反而可能增加我們的食物攝取量,就和我們到大賣場購物時,反而會增加整體花費一樣(Wansink, 2006)。我懷疑每當愛麗森節食減重的時候,整體卡路里攝取量反而上升,因為她的基本信念是,消費可以解決問題,而非製造問題。
我並不是說她做的所有事情,都對減重或增進健康沒有幫助,有些事當然也有效果,但問題是,愛麗森並沒有利用這些工具,幫助自己降低整體消費,或是找出生命的意義。購物、花錢、吃喝,其實都是瘋狂消費的一部分,這種瘋狂消費已經主導了我們的文化。因此,愛麗森試圖藉由更多的消費來解決她過度飲食的問題,就如同錯把病因當解藥。在這個充斥著食物、酒精、精品、物質主義的世界中,她永無止境地盲目追求根本不存在的意義。

●大吃大喝之後,必定伴隨而來的「抵銷」行為
愛麗森總是在「乖」了幾天或幾星期之後,就會「滑跤」(套用戒酒無名會むAlcoholics Anonymous, AAめ的用語),通常是先喝酒,然後開始大吃。最常見的情節如下:

某一天,愛麗森在工作上遭受挫折,家裡沒有存糧,晚餐也沒有飯局,她就到麥當勞縱情大吃。事後她感到罪惡,然後回家弄些鮮榨果汁來喝,作為對之前亂吃亂喝的一種懺悔與苦修。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她想藉著後面的好行為,抵銷(undo)已經犯下的錯誤行為。「抵銷」是一種心理上的防衛機制、一種無意識的作為,也就是當事人企圖藉由一種行為以平衡心中的罪惡感和羞愧感,進而神奇地將罪惡感或羞愧感抹去痕跡(McWilliams, 2011, p.127)。許多宗教裡為人贖罪的儀式,也是這種防衛機制在靈性層次上的版本。
在大多數人的經驗裡,過度飲食和抵銷行為總是如影隨形。有多少次在過度飲食之後,你曾經希望時間能夠倒轉,回到幾分鐘前,那麼你就可以謝絕第二份食物?有多少次在過度放縱之後,你急忙到健身房健身?事實上,暴食症(Bulimia)患者經常出現的掏空催吐症狀,就是一種極端的抵銷行為。
在生活中,抵銷行為可以是一種因應策略,或是一種健康的心理防衛。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傷害了某個人,可以透過道歉或者送花給他,抵銷掉部分傷害;如果我們和朋友約吃飯卻遲到了,為了補償對方並減輕自己的罪惡感,可以拿起賬單去付賬。但是,攝取過多的食物,永遠都不可能抵銷或者修復已經過度飲食的事實。
如果愛麗森的行為,讓你聯想起酗酒者和吸毒者,那你就對了。我之所以會套用戒酒無名會的用語「滑跤」,就是因為愈來愈多研究顯示,過度飲食和其他類型的上癮疾病,有非常多的共同點(Gearhardt, Grilo, DiLeone, Brownell, & Potenza, 2011b)。事實上,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掃描(fMRI scan),可以看出特別是含糖、高脂、重鹹的食物,能夠活化大腦中的多巴胺回饋系統(dopamine reward system),而這個區域,正是毒癮和酒精成癮時參與的大腦部位。
最近,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卡利.柏奈爾(Kelly Brownell, 2012)和同事共同倡導一種全新的食物觀──從上癮的角度來看待食物。這個領域的研究對於個人治療將有極大的助益,並且極可能對現在流行的食品產業規範產生強烈衝擊。

●現榨果汁,並不健康,反而是肥胖兇手
有一次我問愛麗森,每次去麥當勞狂吃之後,她喝的果汁都加了些什麼?
她會加一顆芒果、一個蘋果、一根香蕉、一些莓果、優格,還有一個甜菜根,整體熱量約六百五十卡路里,相當於大多數三十多歲成年女子一天所需攝取總熱量的三分之一。吃了超過一千卡路里的速食,又在就寢前攝取那麼多熱量,不會有任何好處。
果汁的另一個問題是它都是糖分,對負責調節胃口和貯存脂肪的荷爾蒙系統,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愛麗森之所以選擇果汁作為「抵銷」的工具,極有可能是因為果汁頂著所謂的「健康光環」(health halo)。這個詞是由皮耶.尚東(Pierre Chandon)和布萊恩.瓦辛克(Brian Wansink)提出(2007),專指人對食物懷有錯誤的信心,以致於不曾深究食物實際的營養成分,就直覺推斷它比較營養,在愛麗森的案例裡則是鮮榨果汁。
即使愛麗森當天所攝取的熱量剛好,或低於一天所需的熱量,這樣的一杯果汁仍然不是個好主意。神經內分泌學研究顯示,不同的卡路里會活化不同的荷爾蒙和神經傳導物質,以判斷這些卡路里應該直接用掉還是要先貯存、應該增加食慾還是給予飽足感。
當今的消費文化裡,許多知名廠牌的包裝食物中常用的精製糖類、碳水化合物,特別容易被轉化成脂肪貯存,不但不會讓我們產生飽足感,反而會提升我們的胃口。如果對於糖和碳水化合物對身體和大腦的作用認識不清,只知道注意總熱量,那就是大錯特錯,極可能讓政府為全民健康所做的努力偏離正軌。我並不是說卡路里一點都不重要,事實上,熱量的確很重要。
糟糕的是,有一些不法商人,為了銷售類似阿金博士的低澱粉減重飲食(Atkins-type low-carb diets),灌輸大眾錯誤觀念──只要少吃或者不吃碳水化合物,吃進再多的熱量都不怕,還能減肥。沒有人攝取了過多的熱量不會變胖,但是,新近的研究顯示,卡路里的量和質,都是決定減少與維持體重的關鍵。

我已經和愛麗森談過果汁並不健康,但是她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有時候在療程中,只要她提到果汁,就會先說:
「我知道妳不喜歡果汁,但是……」
這裡補充一點,像愛麗森這樣的人,正是心理學家所說的「拒絕協助的抱怨型患者」(help-rejecting complainer;Frank et al., 1952)。她一方面尋求我的幫助,同時又拒絕我的建議;或者像愛麗森這樣,把我的建議詮釋成我個人的喜好,不願意相信它符合科學的資訊,而且是能夠執行的方法。
「拒絕協助的抱怨型患者」很難溝通,因為他們總是把自己看成沒有力量的受害者,難以展現主導感(sense of agency;註1),而這種主導感對於治療是絕對必要的。也可能,愛麗森認為一個臨床心理學家懂什麼營養學。
笛卡兒的心物二元論(body/mind dualism)至今歷久不衰,受其影響,心理學長久以來就負責心智和情緒的範疇,而大腦科學和新陳代謝則屬於醫學和營養學的範疇。然而,治療過度飲食的患者時,往往需要援引營養學與膳食介入(dietary inter vention)的訓練,也需要具備意志力和行為改變心理機制的專業知識。
在食物與過度飲食的研究領域,我的確學有專精,只是不像營養學家,在膳食介入療法方面受過嚴格的訓練;同樣的,營養學家對於如何介入大部分的心理失調症狀,也不曾受過臨床訓練。將臨床心理治療和臨床營養學完全劃分開來,使得患者很難找到一個臨床治療師,能有效地同時處理身心二元的問題。我愈來愈相信,堅持將身心劃分為二元,根本是在為大眾健康幫倒忙。同時,我也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看到一個同時隸屬營養學和心理學的副學科誕生。

●深信砸了大錢,才買得到健康和苗條
我們繼續回到愛麗森的案例。
目前,她除了找我為她解決心情、情緒上的問題,同時也找了一位專業營養師為她控制飲食。這位營養師為她設計了每日的飲食計畫,但是我看過之後,發現這些計畫和最新的新陳代謝、減重研究,並不一致。
舉例來說,有時候愛麗森認真執行這些計畫,一天吃五次小分量的餐點,因為她相信少量多餐可以增進新陳代謝,從而加速脂肪燃燒,但其實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Cameron, Cyr, & Doucet, 2010)。然而根據她的營養師的建議,即使不覺得餓,還是應該在晚上睡前吃點東西,這樣才能持續刺激新陳代謝。
通常,她會在晚上九點左右,吃一片塗上花生醬的全麥吐司,以為這樣多少有益健康。其實,就和她以為吃了速食之後,可以喝果汁來抵銷的信念極為類似,在一天當中的某個特定時間,進食某種特定食物,能夠產生某種醫藥或治療效果,這種想法同樣是有問題的基本信念。花生醬是高熱量的食物,加上鹽和糖,就成了脂肪、糖、鹽三連中,更具誘惑力且讓人上癮,非常危險(Kessler, 2009; Moss, 2013)。事實上,很可能就是鹽、糖、脂肪這樣的組合,活化了多巴胺路徑,使患者對食物和吃東西這件事,產生一再循環的上癮行為。
長期以來,愛麗森對於節食和運動一直抱有神奇思維,而且她的許多觀念都來自於她的營養師和私人體能訓練師。她非常信任這二個人,也付給他們很多費用。例如,最近她告訴我,她和體能訓練師開始進行一種創新的健身方案,稱為「瀑布」。
所謂「瀑布」,就是把一些訓練項目特別組合起來,進行時必須完全按照設計好的順序,才能達到最佳的減重效果。根據她的描述,大約是先進行一項訓練,完成五個小節之後,再做另外一項訓練二個小節,然後回頭做第一項訓練一個小節,再做另一種訓練四個小節,如此類推。她相信這樣按照設計好的順序,間歇交錯地做不同的訓練,比起做完一項訓練之後再做另外一項那樣單調乏味的健身苦行,效果更佳。藉著一些變化的確有助於避免健身過程變得乏味,但是,並沒有相關研究能證明這種方法會加速減輕體重。
這些令人質疑的飲食計畫、健身流程,卻更加深了愛麗森對於食物與新陳代謝的錯誤觀念,並強化了她心中既有的神奇思維──要得到健康一定有什麼複雜的「祕密」途徑,而且一定要花錢去買。這個祕密,其實是食品與營養品產業、個人塑身顧問,以及各種大型健身中心賴以生存的必要元素。
不僅如此,近年來,在營養諮詢和心理治療二個領域,從業人員的數量也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增加,但多半是一些缺乏憑證、訓練不足的人,一心只想把快速解決方案賣給那些陷入絕望的人;同樣的,這也是消費主義巨輪中的一個小齒輪,我將在本書中加以說明。

●藉由消費,才能得到存在意義
愛麗森經常說自己是血清素失衡的受害者,認為失衡導致她產生憂鬱症,而體重增加便是憂鬱症的併發症狀。然而,血清素失衡本身並不是一個診斷結果,目前也沒有人能證明憂鬱症是由於血清素失衡所引起的。
更重要的是,在憂鬱症研究方面,這種「化學物質失衡」(chemical imbalance)理論中,有的只是一些混合證據(Kirsch, 2010),是一種解釋模式(explanatory model),卻被製藥廠商廣為宣傳。事實上,接著我們會陸續看到,製藥廠商和食品廠商都是消費文化中主要的作惡者與受益者。
化學物質失衡的確有其有效性(validity),但它只是單一方向的解釋,完全忽略了文化因素、荷爾蒙失調、成癮行為,以及個人對於大肆購買精品、服務、食品、美酒所抱持的價值觀。缺乏細微的神經內分泌學解釋,完全忽視存在主義(existential explanation)對她的問題的解釋,讓愛麗森困在悲慘、超重,以及自我延續而神祕的惡性循環之中。
我嘗試了許多方式想讓愛麗森明白,她所面臨的困境其實是過度消費所產生的部分後果,然而她不但不能接受,反而經常發怒,顯得自我防衛。她就是不想放棄或者簡化目前被購物、奢華享受、物質主義所控制的生活。其實我並沒有建議她把這些全都放棄。實際上,我們幾乎都在過著版本不同卻類似的生活,只有程度上的不同;只是我們是否有自覺正處於這個逐漸演變過程中的哪個階段。
就愛麗森而言,光是想到要改變這種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就已經夠她畏懼了,因為她已經為這樣的生活方式,注入代表身分地位的意義。在她看來,如果沒有這些奢華享受、消費行為,生活就顯得非常空虛,這樣的想法的確令人心生焦慮。她的核心信念是,如果不花錢、不消費,就什麼都沒有了,也就是所謂的「存在的虛無」(existential vacuum;Frankl, 1963)。
她無法想像一種比較節制的生活方式。在那樣的生活中,令人感到富足的是體驗,而非奢華的物品;因關心彼此、愛護大自然,以及文化上的體驗而選擇住在這裡,而不是為了購物;特色是讓愛你的人,或為你所愛的人,在家中準備簡單、適量卻更美味的餐點。

●錯綜複雜的過度飲食問題
愛麗森的減重之路一再受挫,是因為一方面有許多強有力的訊息告訴她,良好的飲食習慣完全仰賴紀律和意志力;但另一方面,持相反意見的說法則告訴她,基因是造成她肥胖的主因,或是神經傳導物質在作怪,以強烈的進食慾望挾持了她原本用心良苦的計畫。
這些相互衝突的訊息,顯示出一開始就困擾著哲學和心理學的意見分歧──先天自然與後天養成(nature vs. nurture)、自由意志與命中注定(free will vs. determinism)。
大部分研究食物和過度飲食的文獻,都只著眼在下列三個主題之一:

1. 與營養、內分泌、運動生理相關的醫學領域。
2. 與食物科學、規範、製造工業相關的政策領域。
3. 與個人有關的心理學領域,主要是認知、行為,以及進化論的選擇和活動。

在這樣的框架下,缺乏把所有的消費行為,包括文化、經濟、存在主義、生物學等各個層面,都視為一個統一的結構。也就是說,食物和過度飲食不只是飲食的問題,而是各式各樣的消費,包括有形物資、奢華體驗、飲酒、用藥、演化行為,以及各種形式的取得過程,在共同交錯影響的背景下而產生的問題。
不論胖瘦,大多數人都曾經面對過度飲食而掙扎。過度飲食本來是西方都會生活中,追求消費高刺激經驗的單一社會現象,如今卻快速擴散到全球各地,尤其是高度注重消費的開發中經濟體。

在接下來的篇章裡,我打算把一種新的哲學、一種與自然科學互相支援而非彼此孤立的聲音,加入對於食物與過度飲食的討論中。我在本書所採用的原始資料,是依循精神分析╱存在主義心理學傳統的臨床個案分析,並採用了質性資料(qualitative data;註2),包括食品工業白皮書、訪談紀錄、檔案資料。這本書展現我堅決的抱負──與其關起門來,獨自繼續研究我對消費的原創構想,我決定將它嵌入一個影響範圍廣大的多學科研究,讓跨學科的讀者都能以不同的思考方式,在眾多解釋模式所組成的脈絡下,重新認識飲食和文化的關係。

註1 主導感(sense of agency):個人能夠意識到自己就是創造、處理、控制自己意志行為的主體。
註2 質性資料(qualitative data):與以數學統計或其他量化研究的資料分析,在觀念上是相對的。


作者簡介


基瑪•卡吉兒(Kima Cargill)
  華盛頓大學塔科瑪分校(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Tacoma)臨床心理學教授,其研究是仔細審查生活在專注於消費的富裕文化中,如何影響過度飲食的行為。卡吉兒認為,食慾不只是生物性的驅動力,也是對消費物質商品、奢華體驗、食物、藥品、酒精等更廣泛的渴望。其研究一直是《食物、文化與社會》(Food, Culture and Society)、《精神分析評論》(Psychoanalytic Review)、《精神分析、文化與社會》(Psychoanalysis, Culture and Society)等學術期刊,以及《太平洋標準》(Pacific Standard)等大眾刊物的專題。
  本書《過度飲食心理學》主張,過度飲食是貪得無厭的消費主義在邏輯上的合理結果。書中採用精神分析個案研究方法,使用食品產業白皮書與市場研究報告的質性資料分析,並運用臨床資料來顯示寂寞、憂鬱、無意義感,如何促動消費與過度飲食行為。她將這個論點架構在神經內分泌學、營養研究、成癮行為、自我調節的經驗科學上。書中聚焦在食品與製藥工業如何利用心理學,藉由扭曲的科學資訊,散播混亂的營養資訊,並抗拒法規的監管,誘騙我們消費更多;並且說服我們相信,過度消費問題的解決之道,就是消費更多。
  卡吉兒的目標是推廣一個對應用科學領域有幫助的哲學論述。她發現,由經驗營養學、神經內分泌學、神經化學、消費者研究所支持的存在精神分析理論,在考慮到周遭環境與影響行為的經濟力時,能深入而豐富地了解人類的處境。

譯者
吳宜蓁
  英國羅浮堡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研究所畢業,現為專職譯者,喜愛在閱讀與文字中領略世界。

林麗雪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曾任職國會助理、記者與編輯。喜愛大自然與有生命力的人、事、物,熱愛文字工作。譯有《我用死薪水,讓錢替我賺錢》、《數位口碑經濟時代》、《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攻擊者優勢》、《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史丹佛最強創業成真四堂課》、《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三隻小豬養出下一個巴菲特》、《巴菲特的勝券在握之道》、《自由的選擇:芝加哥自由市場經濟學派演變史》、《誰買走我的個資》、《拯救水資源危機》、《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合譯有《虛擬貨幣經濟學》、《如何打造營收上億的App》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