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別再委屈自己求得他人認同:不再委屈求全的20堂必學人生突破法則

原文書名:


9789869726573別再委屈自己求得他人認同:不再委屈求全的20堂必學人生突破法則
  • 產品代碼:

    9789869726573
  • 系列名稱:

    療癒系
  • 系列編號:

    04
  • 定價:

    300元
  • 作者:

    姜愛玲
  • 頁數:

    296頁
  • 開數:

    15x21
  • 裝訂:

  • 上市日:

    20191014
  • 出版日:

    20191014
  • 出版社:

    開企-智慧型立体學習
  • CIP:

    191.9
  • 市場分類:

    勵志修身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  

    ※缺書中
商品簡介


你的價值自己定義,你的高度自己賦予,
人生苦短,別犯傻的為難自己,
非但得不到認同,更會餵養他人的自私自利。

作者簡介


■生命教育專家 姜愛玲(Irene)
美國Liberty University心理諮商碩士╱New York University文化暨傳播碩士、澳洲
Wesley Institute of Minisry & the Arts舞蹈治療研究所。
原本唸的是數位傳播,後來轉換跑道成為行動工作者,長年致力於全人身心療癒╱整合的實踐與傳承,文字創作則聚焦於你我所身處的當代社會,以詼諧直白的文筆反映人生百態,透過旅行、影像及文字品味分享現代生活的多元樣貌,足跡已遍及世界四十餘國。
現任:恩主公醫院精神科暨日間照護 舞蹈治療師╱台灣亞太健康管理協會 理事、舞蹈治療顧問╱台灣費登奎斯教育中心「動中覺察」合格教師╱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 專業認證舞蹈治療師。

【歷年著作】
《Disney‘s GOTCHA!幼兒美語教材》(合著)
《心在跳舞:遇見舞蹈治療》
《被遺忘的童言:肢體語言專家的行為解碼教養術》
《刺蝟小孩不難搞:要讓孩子聽話,先聽孩子說話》
《滿分爸媽養成書》(合著)
《女生,練習一個人旅行》
《輔助暨整合療法》(合著)
《不必委曲也能求全-讓你不再暗自流淚、捶心肝的人生突破法則》

【歷年譯作】
《Da Ai Shou: Healing Hands of Universal Love大愛手小冊》英文版〔合譯〕
《瑜珈美人全書》
《刺客正傳2:皇家刺客》〔上╱下〕
《刺客正傳3:刺客任務》〔上╱下〕
《魔法製造有限公司》
《舞蹈動作治療:療傷的藝術》(合譯)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舉凡「職場、人際、感情、家庭、友誼」等人生每一面向,都為你加油打氣。
●藉由20則寫實的人生故事,分享處事應對智慧,反思該如何認同自己、活出不委屈的人生。
●名師自勉信念加持,並搭配QR CODE影片傳授肢體練習方式,藉由平時的行為調整、信念改變,
 學習做更有自信的自己。

※本書為《不必委屈也能求全:讓你不再暗自流淚、捶心肝的人生突破法則》增訂版

書籍目錄


前言:你的面子和人生,哪個重要?
自序:不「做好自己」,就是對不起自己! 
▍Chaper 1 友誼篇
Unit 1 別當朋友的情緒垃圾桶
    慣朋友,時間一久,就會變得理所當然了。
Unit 2 你不是任何人的終身志工
    江湖在走,世道要懂,善良必須有底線。 
Unit 3 過度熱心,只會累死你自己
    熱心助人,是為了肯定自我,還是討好別人?
Unit 4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當感受不好,該拒絕的時候,就該清楚明確的表達。

▍Chaper 2 愛情篇
Unit 1 做別人期待的你,還是你自己?
  為符合他人的期待,有時反而造成自己的內傷。
Unit 2 有時候,逆向操作才是王道
    女性要獨立,要把關心和照顧自己當第一要務。
Unit 3 如果他的眼中只有自己,那你還等什麼?
    當百般嘗試皆無濟於事時,就真的不用等。
Unit 4 什麼?連我家馬桶的顏色你都要管?!
    真的不用奢望去改變別人。

▍Chaper 3 家庭篇
Unit 1 孝順,不是百分之百無條件服從
    孝順並非完全盲目遵從長輩所言。
Unit 2 面面俱到,所以大家都會感激你?
    為了滿足自我而精疲力竭,值得嗎?
Unit 3 孩子的前途,你能一直幫他走嗎?
   孩子學會生活技能和緊急應變能力,才是形塑獨立人格的基本盤。
Unit 4 過好自己的日子,就是最好的孝順
    唯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好好過生活,也才是孝親。

▍Chaper 4 職場篇
Unit 1 老是抱怨工作,那你為什麼還不走?
當實力尚未堅強之前,請收起玻璃心,先證明自己的價值。
Unit 2 別輕易隨著流言起舞
  面對流言,保持冷靜,以免落入他人圈套。
Unit 3 有了好身體,才有好薪情
  健康才是一切之本,想要賺更多的錢,請先照顧好身體。
Unit 4 自己,才是獲利最高的投資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所有光彩都是努力而掙來的。

▍Chaper 5 自愛篇
Unit 1 好好釋放情緒,別再氣呼呼
維持身心靈平衡安定,要用安全健康的方式來疏通負面情緒。
Unit 2 每個人的處境不同,不用和別人比較
與其抱怨,不如換個角度去感受人生,腳踏實地過日子。
Unit 3 你是跟到上師,還是詐騙集團?
身心靈市場「品牌」難免良莠不齊,請慎入。
Unit 4 養兒未必能防老,單身更要規劃好
    明天和意外,真的不知哪個會先來。
後記:累了,就讓自己喘口氣!

推薦序/導讀/自序


╱自序╱
不「做好自己」,就是對不起自己
  我們從小就對「助人為快樂之本」、「捨己為人」等語句耳熟能詳,無論是在課堂上學到、由長輩口中聽到或是從書本中讀到,我們周遭的人事時地物無時無刻不在大力宣揚「熱心助人,美德也」之觀念,來自各方的耳提面命也一再提醒著我們要身體力行。幫助別人固然是件好事,不過在成長歷程中卻似乎無人教我們該如何照顧自己。莫非,別人真的比較重要?
  在許多信仰機構、民間社團、非營利組織,甚至一些家庭當中,都很強調「服務」並視之為「本分」。一路走來,我見過、聽聞過許多人經常忙著服務別人,卻讓自己精疲力竭,甚至明明身心已有不適卻仍硬撐上場,而非讓自己好好休息喘口氣,長期的疲於奔命難免累積負面情緒,但內心卻總是被一股不明所以的「責任感」強烈驅策,好像不幫忙、不服務就等同於「自私自利」。
許多人非常在乎「別人眼中的自己」:夠不夠好、聰不聰明、唸啥學校、做何工作、賺多少錢、結婚了沒、是否熱心、有無成就……。就是這些,讓我們竭盡所能滿足外在的需求和標準,卻忽略了自己的內心感受與存在,更忘了這條命其實是「自己的」,為何就必須一直照著別人的劇本走?過於在意他人的看法,其深層意涵其實就是「缺乏自信」,所以只得仰賴外界的「認可」來自我肯定,並努力維護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扛著這樣的「偶像包袱」不辛苦嗎?
  我們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著的就是「自己」。無論是服務、助人、工作或生活,每個人都是自己這齣生命大戲的終極主角;然而,我們是否常在不經意間反倒讓別人作主了?活在別人的框架裡、無法好好做自己,甚或持續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人,在在令我感到非常「心疼」。
在這冊書卷中,沒有叨絮的說教或華麗的詞藻,有的是對人性直白的觀察、思索和感悟,希望以一幅幅人生實相,啟發讀者朋友們認真思考如何好好愛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不再為了外在因素而委屈自己。
  不好好做好自己,真的會對不起自己!

文章試閱


■過度熱心,只會累死你自己
  多年前,我應邀帶領一個癌友成長團體,連續兩年。第一年的團體有十二位成員,年齡從青壯年至中老年都有。這個為時兩天、每天六小時的團體,主要是以互動式體驗強化身體動能、內在心靈力量和與他人的連結。我在帶領團體之前都會規劃流程,透過活動設計達成階段性目標,但實際帶領時就必須預留彈性。人是「有機」的,團體當下的狀況未必皆如預期,可能需要有所調整,接著視團體發展再適時帶回原先的方向,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導向整體目標。
  這個團體的初期目標,是讓大家體驗和學習呼吸和放鬆技巧,再藉由身體自然的律動活化筋骨、舒展和流動身心。考量到團體成員的體力,我就以放鬆深呼吸展開課程,接著引導大家用一根手指頭開始伸展。這時,我發現年輕的成員和機構人員比較自在,較年長的成員就顯然尚在適應,因此我就說出當時看到的一些具開展性和力量的動作,以口語帶動她們把身體整個打開來,再運用諸如落葉、海浪等明確意象鼓勵大家嘗試各種動作質地。
  我發現大家對於椅子相當依戀,因為坐著動比較不累,而且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支持和安全感。於是我靈機一動,結合椅子和舞蹈╱動作元素,引導大家進行「和椅子共舞」的肢體創意,先是每個人和自己的椅子互動,接著發展到兩人一組、撤掉椅子,以及小組集體即興創作,讓她們熟悉與拓展自己的身體語彙、與他人合作。每個人在過程中都不忘彼此觀摩,但大家其實都很有創意,像是有一組就以集體雕塑「不倒翁」體現抗癌歷程。第一天上午最後的大團體雕塑,我也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和大家共同經歷「合為一體」移動時的身心感受。
  第一天下午和第二天陸續進行了在音樂中呈現相對應的動作質地、以「花」的意象連結個人特質與自我生命歷程、運用紙彩帶和彈性布創意舞動與角色扮演,紓發與疾病共處的身心感受,以及支持與被支持的互動體驗。最後,我請大家自由繪畫整理兩天的經驗和感想,然後在輕柔的樂聲中分享自己的畫作。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癌症這份「禮物」和堅定的信仰,讓她們比一般人看得更深、更透徹。這份源自生命底層的澄明,在其他團體很少見。

  隔年我又前去帶團體,這次的成員包括病友家屬和一名志工,也有幾位去年的成員,再度相逢非常開心。這次,我帶了一位劇場朋友以戲劇活動進行第一天的課程、我在現場觀察團體發展,第二天再由我接手。朋友的帶領風格很幽默逗趣,過程中大家笑聲不斷,很有放鬆紓壓的效果。
  第二天的內容則偏向自我體察與身心安頓。我在下午第一場體驗時,先發給每個人幾張小紙卡和筆,然後請團體成員分散開來,找一個位置做為起點站好,接著說明待會兒要請大家依照口語引導,向前走一步就代表某個人生階段,例如五歲、十五歲……一直到現階段,每走到一個階段就用紙筆畫出簡單的線條、符號或形狀代表該階段,完成後把紙卡有畫的那面朝下放在雙腳前方的地上,這樣就不會有其他人看到,然後再進入下個階段,結束時就形成個人生命軌跡。這時,那位志工開口了。
  「老師,為什麼要畫畫?」她問。
  「是為了讓大家體驗多元創作媒材,所以才會安排戲劇、繪畫等表達藝術媒介。」
  「為什麼一定要畫畫?」她又問。
  「如果不想畫沒關係,寫一個或幾個字,或以簡單圖文標示皆可,主要是方便記錄,而且只有自己看得到,並非要展覽或比賽。」我說明得更仔細。
  怎知她依然糾結於此,對於畫畫一直耿耿於懷,我和幾位成員繼續安撫,好不容易才平復她的情緒,終於可以開始了。接下來,每個人靜靜地依照口語引導走過自己從小到大的生命軌跡,完成後,我就請大家退到一旁轉身看著自己的生命軌跡,同時體會當下的身心感受。

  體驗結束之後,我請大家把自己的畫收好拿著,接著把椅子排回成一開始的大圓圈,然後坐下來自由分享剛才的歷程,是否一併分享畫就看個人。最先分享的成員提到自己初入社會和發病前的階段,另一位則提到自己的青少年時期。這兩位成員的分享比較簡短,接著先前不願畫畫的志工開口了。她首先提到自己現階段的狀況,然後……
  「我剛好有帶照片,想和大家分享。」她的眼睛一亮。
  我問了其他成員的意見,大家都同意,於是她走到一旁在自己的包包裡翻了翻,拿出幾本小相簿,然後興致勃勃地回到位子上,打開其中一本就介紹了起來,這些大多是她在志工服務時所拍的照片。原來她是主責志工,服務病友的大小事都由她規劃統籌,再分派給志工小組長執行。她滔滔不絕地開心分享,有幾位成員也湊過來打開其他相簿看。
  「咦,這不是我們那次去郊遊嗎?」一位成員指著相簿裡的一張團體照。
  「對啊對啊!」志工女士愉快地回答。
  我一邊看照片,一邊觀察團體的發展。根據志工從早到目前為止的狀態,我感覺她其實很需要「舞台」。她優秀盡責、儀態出眾,是醫護人員和病友深深信賴的志工大家長,所有細節都要求盡善盡美,也因此贏得眾多掌聲。我稍後才知道,原來她自認不擅長繪畫、畫得不夠好,所以才這麼抗拒。是啊,怎能讓這影響自己完美的形象呢?!
  我耐心等待志工女士分享完,因為這多少干擾了團體進行,把焦點轉移到她個人身上了。這現象的成因主要是:她不願在團體中進行自己認為的弱項(繪畫),而以自己的強項(照片呈現的服務成果)轉移團體焦點。
  等她好不容易終於闔上最後一本相簿,我就問她分享這些照片的感覺。
  「很開心啊……我們每次都花好多時間準備活動,」她說道。「我就負責分配工作,但還是好忙好忙……」
  原來她雖然已分派各項工作,卻總是不放心,所以習慣又把工作拿回來自己做,往往忙到很晚才能就寢。她接著提到令自己深感驕傲的兒孫媳婦,講完後又說經常幫要好鄰居的忙。看來眾人的大小事,都是她的心頭事。
  「妳孫子的作業給妳兒子媳婦看就好啦!」一位成員建議。
  「他們有看啊,但是我不放心嘛!萬一有錯沒看到怎麼辦?」志工女士回覆。
  凡事親力親為,不忙不累才怪。
  她接著說孫子寫功課很慢,經常要等寫完才能幫他檢查,如果有錯還得花更多時間教他訂正等等。語畢,又提到兒子媳婦和其他親人,說自己如何關心他們,但未必人人都心存感激,讓她感到精疲力竭也有些感傷,說著說著眼眶就微潤了。
  「我感覺到妳對他們的付出,還有妳的疲倦。」我做出回應。
  她仍是一臉委屈。問題是,並沒有人要她包山包海啊!
  「兒孫自有兒孫福,妳自己也要好好享福,不要那麼累啦!」剛才提議的那位成員又說。
  「對啊!妳那麼用心照顧我們,孩子的事情他們自己會處理。」一位病友家屬跟著搭腔。
  幾位成員接著附和,她也逐漸平靜下來,臉上又浮現出笑容。
  這讓我想到一位學生,也是非常聰明優秀又熱心,經常在臉書社團發起聚會,然後興沖沖地開始規劃主題、統計時間和找地點。起初還有幾位同好參加,後來大家各忙各的,參加人數越來越少,然後就不了了之,臉書社團也久久才有一篇發文。
  突然有一天,我在臉書看到這位學生的發洩文,內容大略是自己是多麼辛苦辦活動,也主動連絡很多事情,但是原本就很忙,東奔西跑真的很累,更容易因此產生負面情緒,卻沒什麼人能理解或幫忙,真不知為誰辛苦為誰忙!
  我還遇過一位媽媽,經常感覺自己慣用手臂的前端和肩膀連接處有痠痛的現象,卻一直找不出原因。徵得她的同意之後,我用雙手輕輕觸碰那一側的肩臂連接處,加深她對該處的身體意象,再把一隻手放到她另一側相對應的區塊,就明顯感覺慣用側的肩臂連接處很沉很緊繃。我問她是否經常把別人的事情攬在自己身上?
  「妳怎麼知道?!」她有些吃驚。
  身心是一體的。內心的緊繃和疲累,會在身體上顯現。身體很誠實。
  與她核對之後,原來她和那位志工女士一樣,經常為晚輩們操心,而她操心的對象都已經成年了。我告訴她,如果想舒緩這個不適,就得開始對自己好一點,晚輩都那麼大了,會懂得照顧自己的。我說完之後,她點點頭。

熱心也要有底線
  熱心也會出人命。根據微博《頭條新聞》報導,今年2 月13 日在山西大同一位十七歲女孩好心想幫一名男子察看剎車問題,竟遭男子騙至車內姦殺並將屍體肢解焚燒。《思想聚集》的一篇文章則透露,幾年前在別處也有一名同齡女子小萱因好心送孕婦譚某回家,遭其引誘喝下摻安眠藥的酸奶,昏迷後竟遭譚某丈夫性侵,然夫妻倆因害怕東窗事發而將之殺害並棄屍荒野。小萱於案發前曾向朋友報平安,表示已經送一位孕婦阿姨安全到家,怎知這句暖心話語竟成了善良的她最後的遺言,令人不得不感嘆,魔鬼真的在人間!
  我們每天都必須和相同或不同的人接觸。在人際關係中,「古道熱腸」、「熱心助人」一向是陽光正向受歡迎的美德,若擁有這項人格特質,往往會贏得眾人的讚賞和信賴,也可能進而受到請託。主動或受託助人確實很好,只是各人的時間狀況、忙碌程度、體能狀態都不同,有的人可以外出趴趴走一整天依然精神奕奕;但有人卻連擠出一點點時間喘口氣都很困難,這就是為什麼志工多半是在時間、經濟上擁有餘裕的人。
  另外,有些人非常熱衷社團或社區服務,卻忽略了家庭關係,花在別人身上的時間遠超過和家人相處的時光;對外總是笑咪咪,對內卻很沒耐心。
  所以在熱心助人之前,不妨先想想這真是對方的需求?或者我們為了突顯自己很能幹,一股熱血其實是用來肯定自我?還是為了討好別人?想去幫忙的那件事情,是否根本就是對方自己該負的責任?畢竟,我們無須插手別人的人生。
  另外,自己主動發起的事,他人未必也需要,頭幾次或許會有人來捧場,但若逐漸感到這對自己而言並非絕對必要、時間精力應該放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就很有可能後繼無力、草草收場。這時可以自問:
  「是否做了自認為別人期待你去做的事?」
  「助人是否會讓自己陷入險境?」
  「是否因忙著在外的見義勇為,反而冷落了最親近的家人?」
  「行有餘力、量力而為、安全第一」都是耳熟能詳的老話。藉這個機會再次提醒各位讀者,可別熱血過頭而讓自己心力交瘁。

身心舒活帖
˙ 越走越樂活
  美國舞蹈╱動作治療先驅瑪麗安• 雀絲︵Marian Chace,1896-1970︶原是現代舞者,後來離開表演舞台從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她發現有些學生習舞多年,舞技沒有太大的進步,但仍持續來上課,因此感到好奇。這些學生表示學舞之後,本身的情緒狀態比學舞之前穩定許多,對於身體的情感表達也很有興趣,於是她就開始鼓勵學生以肢體動作進行自我探索,幫助她們卸下心理的負擔,促進身心健康。
  這是因為我們在動的時候,不但情緒得以疏通,身體也會製造出多巴胺,或稱腦內啡,讓我們感到心情愉快,同時也降低了壓力荷爾蒙可體松的濃度。熱心的人通常行動力都很強,經常到處奔走閒不下來。只不過,若是因為熱心過度而疲於奔命,恐怕感受不到腦內啡所帶來的喜悅。因此,何不從現在開始「為自己而走」,無論是心情大好,或覺得這世界虧待了你,都出去走走吧!
  根據研究統計,有走路習慣的人,可減少兩到三成罹患憂鬱症的機率,也有益心臟血管健康。
  ˙ 每天多走一千步可以降低血壓。
  ˙ 每天快走十分鐘:相當於1.5 公里,約莫是三千步,可以維持兩小時的好心情。
  ˙ 每天走二十分鐘:能降低第二型糖尿病風險三成五到五成、阿茲海默症風險兩到三成五。
  ˙ 長者一週走路三次,每次四十分鐘:連續一年下來,腦部掌管認知、記憶與情緒的海馬迴容量將增加百分之二。
  由此可見,我們真的可以「走」出記憶力和情緒調節力。
  至於為什麼是快走而非悠閒漫步呢?由於快走當中有較多時間是處於喘氣的狀態,這會使心跳加速,而快走其實就是要讓心跳加快。英國雪菲爾哈倫大學(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教授柯普蘭(Rob Copeland)指出,已有許多證據顯示這可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與某些癌症的罹患率;若時間許可,每天花一、兩個小時走路,還能減少三分之一的中風機率。
  每天走路比偶爾運動更有助於維持骨質密度,也能保有良好的體態與身體機能。隨著年齡漸長,人體靜脈曲張、骨質疏鬆與肌肉流失的機率大增,不但影響身體健康與行動力,雙腿的線條也會走樣。若能養成走路的習慣,就算已經年過半百,依舊能驕傲地穿上短裙短褲展現結實有力的健康美腿。有趣的是,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發現,越多人以開車代替步行的州,體重過重的人口就越多。事實上,規律的步行,不但可提升胰島素的敏感度,更能降低腹部脂肪囤積,接著您可能會發現,原本已經穿不下的衣服,現在又可以穿了。
  來吧!出去走走,換得一身神清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