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課堂上的摩訶止觀.壹

原文書名:


9789869722964課堂上的摩訶止觀.壹
  • 產品代碼:

    9789869722964
  • 系列名稱:

    香海出版社
  • 系列編號:

    YA11512
  • 定價:

    320元
  • 作者:

    永本
  • 頁數:

    312頁
  • 開數:

    14.8x21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191003
  • 出版日:

    20191003
  • 出版社:

    香海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時報
  • CIP:

    226.42
  • 市場分類:

    佛教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宗教類
  •  

    ※缺書中
商品簡介


義理組織天台宗 深入圓頓的力量
《摩訶止觀》是天台宗智顗大師晚年所講述,由弟子灌頂大師筆錄而成,共十卷,後世將此書論為智顗大師著作中最圓熟的論書,並與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合稱法華三大部。
作者佛光山永本法師,長年深耕於佛學院的教育,接引學僧無數,對於天台宗、禪宗、佛教經典等皆有深入的研究與體悟。
此書《課堂上的摩訶止觀》以淺顯易懂的白話字句,循序漸進的次第逐步解析《摩訶止觀》的脈絡,分為「壹、貳、參」三冊講述,願讀者如同置身課堂的研究生,依著章節字句的延伸,而能更加了解《摩訶止觀》的內文,與一代天台宗大師接心。
《摩訶止觀》不只是智顗大師的宗教體驗與宗教實踐,也不只是學識上的深入研究,終望能成為後人修行的導向指標。《課堂上的摩訶止觀》願為指月之指,引導我們進階閱讀研修,從而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智者大師將止觀方法作一種大幅度的展開,建立其獨特的教學體系,即是這部《摩訶止觀》。這個體系從菩提心(堅固的意志)開始,從而導入『正修行』之實修,故又稱為『圓頓止觀』。而其實踐重點,可以用九個字來說明,即:菩提心、方便行、正修行。」──永本法師

作者簡介


永本法師
一九八三年依止星雲大師出家。一九九一年畢業於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曾與慧嶽長老學習天台思想。長年於佛光山叢林學院、禪堂、人間大學等任教。曾任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主任。現任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藝文藏主編、佛光山叢林學院專任教師。從事於法華經、天台止觀、禪、佛教經典之研究。

書籍目錄


前言•圓頓的力量 《摩訶止觀》梗概 《摩訶止觀》緣起 付法傳承 三種止觀
圓頓止觀的輪廓
《摩訶止觀》章節大意
第一章 大意
◎發大心
十種濁心
感應道交的菩提心
菩提心與四種四諦
發心的形式
四弘誓願與四諦
六即說與菩提心
◎修大行
常坐三昧
常行三昧
半行半坐三昧
非行非坐三昧
◎感大果
◎裂大網
◎歸大處
第二章 釋名
◎解釋止觀的名稱
第三章 體相
◎釋止觀體相
明教相
明眼智
明境界意
明智離合
明得失
第四章 攝法
◎止觀攝一切法
第五章 偏圓
◎偏圓之理
第六章 方便
◎二十五方便
總述二十五方便
具五緣──持戒清淨
具五緣──衣食具足
具五緣──閒居靜處
具五緣──息諸緣務
具五緣──善知識
呵五欲
棄五蓋
調五事
行五法
開十境

文章試閱


《摩訶止觀》梗概
智顗大師眾多實踐門著作中,前期代表作是金陵瓦官寺所講的《次第禪門》,後期代表作則是於開皇十四年(五九四)四月二十六日在荊州玉泉寺(今湖北當陽縣)所講說,弟子灌頂聽記後,經再三整理修治成書的《摩訶止觀》。
現行本的《摩訶止觀》原題名為《圓頓止觀》,十卷,此書內容是從佛陀以來,印度及中國佛教傳承種種煩雜的行法中,以雄大教相理論的體系為基礎,透過大小、偏圓、絕待等觀點來論述,是佛教全體止觀法門之集大成,更是天台圓教實踐之極致,由灌頂所撰的〈序分〉和智顗大師講述的〈正說分〉兩部分組成,在〈正說分〉中,概論與廣說前後重疊交互,形成「五略、十廣」的嵌套式結構。
一、五略、十廣的組織
所謂五略即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發大心是以「四諦」、「四弘誓願」、「六即」等來說明真正發大心的內涵。修大行則攝盡二十五方便、十乘觀法、四種三昧等行法。感大果是說明修習四種三昧等行法當能斷除無明,證得中道之果報。裂大網是說透過證得中道能破除煩惱,發大獅吼,必能自覺覺他。歸大處總說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為其歸依處。
十廣是大意、釋名、體相、攝法、偏圓、方便、正修、果報、起教、旨歸。
第一大意:簡單說明五略的內容。
第二釋名:詳細說明止觀的含義,以「相待」、「絕待」、「會異」、「通三德」等四種來顯示止觀的深廣。
第三體相:所詮釋的道理,名之為「體」;分別權實、大小不同,名為「相」。即顯示止觀的教相、智眼、境界、得失等。
第四攝法:說明止觀之體相能廣泛攝持一切法。
第五偏圓:對於攝法的內容區分為「大小」、「半滿」、「偏圓」、「漸頓」、「權實」等。
第六方便:在實踐門中,首先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二十五方便法。
第七正修:修習十境、十乘、四種三昧等行法。
第八果報、第九起教、第十旨歸,這三者只有列章目但沒有解釋,其中的原因,自古以來有兩種說法:
從歷史的角度而言:西元五九四年,智顗大師在荊州玉泉寺結夏安居中說《摩訶止觀》,講至第七正修時,適逢結夏安居結束,所以後三章就停講了。

(二)從修持的境界來說:後三章的內容是證道後自然會知道的境界,所以不須說明。這是從十境中,上慢境、二乘境、菩薩境,此三者沒有敘述的原因來推測的。
以上兩種說法都具有其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