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夕陽依舊燦爛─前塵回憶錄

原文書名:


9789860762716夕陽依舊燦爛─前塵回憶錄
  • 產品代碼:

    9789860762716
  • 系列名稱:

    現代文學
  • 系列編號:

    81
  • 定價:

    300元
  • 作者:

    謝何修
  • 頁數:

    214頁
  • 開數:

    14.8x21x1.7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40304
  • 出版日:

    20240304
  • 出版社:

    博客思-蘭臺
  • CIP:

    783.3886
  • 市場分類:

    人物傳記(中國)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史地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夕陽依舊燦爛──前塵回憶錄》是謝何修先生的自述。謝先生今年已經80歲,一人獨居,但他的心中充滿了回憶與故事。回望過去,他的人生經歷彷彿一幅壯麗的油畫,每一筆每一刻都值得細細品味。
謝先生於民國56年畢業於淡江商學系,隨後開始了他在教育和企業界的職業生涯。他曾擔任會計助教和電算系助教,並在民國60年進入國泰人壽擔任程式設計師。在國泰醫院的20年中,他不僅負責了財務、人事、業務和電腦化工作,還見證了醫院從小型地區醫院到擁有三家分院的發展。淡江養成了他的學識,但國泰醫院塑造了他的事業。
謝先生的回憶錄不僅是一個人的成長故事,更是一部時代的見證。他以豐富的經歷和深刻的思考,細膩地描繪出了自己在教育與企業界的奮鬥歷程。《夕陽依舊燦爛──前塵回憶錄》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段感動人心的人生旅程,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感悟。

作者簡介


謝何修
我今年80歲,現一個人獨居,58歲時與太太一起自請退休,想移居台東過耕讀的日子。
我民國56年畢業於淡江商學系,返校任會計助教一年,電算系助教一年半,於民國60年進入國泰人壽任程式設計師,民國65年轉調國泰醫院籌備處,負責制度與流程設計。民國68年升任管理部主任掌管醫院財務、人事、業務與電腦化工作長達20年。陪著醫院從小型地區醫院、中型區域醫院、大型醫學中心到擁有三家分院。是淡大養成了我,但確是國泰醫院成就了我。


書籍目錄


前言 2
第一章 緬懷亡妻 4
第一節 那一天 4
第二節 告別式 6
第三節 近水樓台先得月 8
第四節 照顧家人 11
第五節 婆媳之間 15
第六節 職業生涯 18
第二章 成就之路 24
第一節 職涯前的學習 24
第二節 考進淡江大學 25
第三節 四年的大學生 28
第四節 返校擔任助教 34
第五節 我的第一堂課 37
第六節 轉任電算系助教 40
第七節 沙拉碗工廠 44
第八節 開啟我的終生職涯 46
第九節 國泰人壽 46
第十節 電腦部電腦中心 47
第十一節 人事部人力資源科 51
第十二節 總務部主計科 53
第十三節 營建部管理科 57
第十四節 徵調國泰醫院 59
第十五節 在籌備處的日子 61
第十六節 醫院正式營業了 66
第十七節 升任管理部主任 71
第十八節 溝通再溝通 72
第十九節 目標管理 73
第二十節 電腦化 77
第二十一節 會計作業電腦化 78
第二十二節 門診櫃臺作業電腦化 81
第二十三節 住院作業電腦化 84
第二十四節 加入保險特約醫院 87
第二十五節 銀行往來 92
第二十六節 新院區的增設 95
第二十七節 增設第二分館 96
第二十八節 成立內湖分院 98
第二十九節 申請興建汐止、新竹、板橋分院 103
第三十節 員工福利 104
第三十一節 制訂員工出國研修補助辦法 105
第三十二節 員工旅遊活動 108
第三十三節 我個人的旅遊 112
第三十四節 員工年終聚餐(忘年會) 115
第三十五節 我的職場危機 118
第三十六節 同儕的不服 119
第三十七節 人言可畏 121
第三十八節 電腦化的危機 123
第三十九節 新機的危機 124
第四十節 電腦人員流動的危機 126
第四十一節 突被辭職 128
第四十二節 回國泰人壽 135
第四十三節 學中文打字 137
第四十四節 建議醫院電腦化升級 138
第四十五節 連鎖醫院的經營模式 140
第四十六節 到台東買農地 142
第四十七節 辭別了││三十二年的終身職涯 144
第三章 裸退的生活 148
第一節 太太的不安 148
第二節 做計畫 148
第三節 出國旅遊 150
第四節 台東耕讀的夢碎了 152
第五節 抗癌的日子 155
第六節 兒子結婚了 156
第七節 獨行的日子 159
後記 172

推薦序/導讀/自序


前言
回憶錄,我在六年前寫過,也請出版社幫我編印成書。印了一百本贈送給親近的朋友。雖然獲得不錯的迴響,但總覺得好像少了什麼。四月八日是水月逝世紀念日,讓我想起應該多寫一些她的付出。還有兒子的成長歷程。
為了看是否能將自己的故事說得精彩一點,還特地在網上買了十二堂編劇寫作課程三千元,昨天第二堂課,還是操作不順,在助理的協助下,雖提早進了教室,但卻不知怎麼跟老師互動。聽到老師說知道的打1不知道打2,但我就是找不到可打字的地方,一直到下課。
其實,我已開始有點擔心了,這目標似乎訂得太高,超乎我的能力了。我的體力、視力、文學能力都會無法支撐這樣的構想。但筆電還是買了,透過尹先生的幫忙,花了二萬五千五百元買了一台華碩X515 筆電,也開始練習中打了。希望將二○二二年四月八日訂為正式開工日。完工日訂在四年後的四月八日。
輕鬆點,就把它當作在種花、種菜、養鳥、養狗,給自己增添一項帶有情趣的工作,也可以自由打發每天漫長的時間,也可把它當作自己修身養性、靜心的一種方式。
順其自然,靜待四年後,看是否會意外地獲得一項成果,而讓人驚喜。就算沒有完成,也沒關係,就讓它永存於這筆電中。因我應已享受到寫作過程的樂趣。
這篇算是開工第一天的作品。
勇敢點,開始吧!

文章試閱


第六節 職場生涯
她畢業那年,合作金庫銀行首次對外公開招考大學畢的女生,作為儲備幹部。她被錄取了,被分發到基隆分行。
因是第一批大學女生,所以也倍受注目,獲得不同的對待。也可能她比較幸運,長官都很疼她,同事也都很喜歡她。對一位普通高中畢業的大學生而言,初進銀行,從櫃臺工作開始,最辛苦的是不會打算盤,結帳時傳票打得很慢。當時是人工作業 ,結帳慢一分鐘,大家就得晚一分鐘下班。還好,她周邊的幾位同事都樂於幫忙。她也很努力,幾個月後她已可以跟上大家的速度。這些同事後來都成為好朋友,一直到退休都有在聯絡。
銀行為了內控的需要,通常都會徹底執行輪調制度,每三、五年就會調動一次。約在三年後,她被調到松山分行。到她退休,記憶所及,她工作過的分行有:西門、東門、忠孝、信義、古亭、仁愛最後東湖。古亭是接收十信的分行,巧的是該分行經理,竟成為我的同事,轉來擔任醫院總務部主任。因此她常聽到她的員工在談論國泰醫院的事,而她竟然不知道,怪我為什麼都沒跟她說,我說應該都是一些八卦吧,不用理她們在說什麼。
銀行人員的升遷,是按照年資、考績排列等候的。職位分辦事員、專員、襄理、副理、經理一步一步晉升,每一職位還分三等,所以每年的考績就很重要了。
如能年年得甲等,那就可能較快升上高一層的職位。她認真、敬業的工作態度,主動熱心地協助上司解決問題,每年考績得甲,對她來說已是常態了。再加上她參加員工職訓,經常是以第一名結訓,對她的晉升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她順利地以較快時間升上副理職位 。
但等候升經理時,就不一樣了。每年呼聲都很高,同事都跟她說「今年一定會升經理。」可是一年一年過去,榜單卻都沒有她的名字。 她開始覺得失落,失去自信了。
我勸她不要太看重升遷,尤其經理的職缺很少,排隊等候有資格的副理很多,光靠工作績效的條件已不夠了,人選的評選一定會加入其他的條件,如你的人脈寬不寬,你是否善於建立人際關係等。
還好,那年合庫要增設新的分行,需要多晉升幾位經理人員,她被選中了。籌備工作很煩雜,要自己跑管轄的政府機關申請行址的核可,自行對內招募所需的幹部,申購設備,請領用品,更重要的是要開始拜訪客戶,請他們在開幕那天前來捧場開戶。因她勤於拜訪,往來的客戶逐漸增加,第一年業績勉強過關,第二年她已想將分行升等,增加服務項目。但知道我要提早退休,她立即決定陪我一起申請優退。
她在合庫三十二年的職場生涯,在業務上我們有互相支援往來,我記得各有一次。記得一次是她問我可不可以到她的分行存款?她們需要業績。我說可能的話,必須是定存,她請示過她的經理,說可以。我指示出納去存了兩億元。其實,當時其他銀行都不願意收大額定存。
另一次是我請她幫忙,因關係企業國泰產物剛設立,需要支援,醫院兩個行政部門,都被列為支援單位。時間一月一月過去,每月公布的業績進度,我的單位一直掛零,而隔壁的總務單位,業績都是名列全關係企業支援單位的前茅。年輕的老闆都替我著急,告訴我「你也可以跟與醫院有往來的供應商招攬呀!」真是有苦難言,雖然每個月有幾百家廠商會來管理部領貨款,但她們並不需要跟管理部的人打交道,他們不用問,不用拜託,只要每月按固定的日子,就可以來管理部領到一張即期支票。即使向她們開口,他們也都已將業績交給向他們採購的總務部了。
她向曾工作過的幾家分行經理開口拜託了,希望可以轉些產險的要保單給我,讓我拿去向國泰產險投保,給我作業績。這幾家分行經理都爽快答應。沒都久,要保單一批一批轉過來了,我的業績開始由黑轉紅,超越目標,年輕老闆也鬆了一口氣。
她工作過的分行,離我醫院最近的是仁愛分行,當時,她已是副理。在一樓有一張大辦公桌,有一組大沙發,是一樓的業務主管。醫院有些科主任、副院長、院長到她分行,都會進去跟她話家常,他們要辦的事,她會交給櫃員幫他們辦好。
但職場是隨時有風險的,竟然有耳語傳出,她會到醫院拿錢。我記憶所及,她在上班時間,從來沒有進入過管理部的辦公室。還好,製造耳語的應該不是一位專業的人,流言止於智者,連董事長都不信。
她自奉甚儉,為了上班的需要,她每年春秋兩季各買兩套衣服,而都在同一家店,購買同一國內設計師的品牌。價格都在一套幾千元內。手提皮包也是,兩三年買一次,也都是國內品牌,價錢不會超過萬元。她從不買鑽石、各類寶石。她只會將她的存款拿來買一張一張的定存單。這是她累積財富的秘訣。曾受她經理的公開讚許。
她在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一日優退了,而我是在民國九十二年二月一日退休,但我們卻是同一年民國六十年各自走入目前的職場,我是四月一日到國泰人壽報到,她是七月一日到合作金庫。
應該可以算是「同進同出,從一而終」。